(报告出品方/作者:财信证券,杨甫、袁玮志)
1、清洁能源平台,风电为主
1.1福建省地方清洁能源平台,风电为主
中闽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年5月,大股东为福建省属大型国有独资企业福建省投资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68.76%。公司的主要业务为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的投资开发及建设运营,公司下辖福建中闽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富龙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富龙风能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中闽(富锦)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福建中闽海上风电有限公司5家一级子公司,其中福建中闽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主要负责投资、开发和运营福建省陆上风电,福建中闽海上风电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中闽海电一期和二期海上风电项目。
1.2基本面向好,ROE行业领先
截至年12月31日,公司并网装机容量为81.83万千瓦,其中风电装79.83万千瓦,共有机组台;光伏装机2万千瓦,均位于新疆。风电项目中,陆上风电装机61.63万kw,海上风电18.2万千瓦(中闽海电一期5万kw,二期部分装机13.2万kw),风电装机占比高达97.85%。公司在福建省内的风电装机容量68.88万千瓦,占福建省风电装机规模的14.17%,较年提高了5.14%。
近两年新增装机主要是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公司-年的新增装机主要包括两部分:1)-年新增陆上风电19.98万kw,包括青峰风电场二期6.48万千瓦项目18台机组、马头山风电场4.75万千瓦项目19台机组、王母山风电场4.75万千瓦项目19台机组、大帽山风电场4万千瓦项目16台机组。2)年新增海上风电18.2万kw,主要是重大资产重组注入的平海湾海上风电一期项目5万kw,以及二期24.6万千瓦项目中的部分风机投产(22台机组并网,并网容量13.2万千瓦)。年,公司预计新增并网黑龙江生物质热电联产3万kw和中闽海电二期剩余部分装机11.4万kw。
年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大幅增加。年度公司完成上网电量22.4亿kwh,同比增长69.24%。实现营业收入12.5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4.42%;实现利润总额6.0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实现净利润5.3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6%;实现归母净利润4.8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5%。风资源转好、新增装机贡献利润,带动公司上半年业绩表现亮眼。年上半年,公司累计完成发电量13亿kwh,比去年同期8.62亿kwh增长50.89%;累计完成上网电量12.69亿kwh,比去年同期8.38亿kwh增长51.33%。
公司发电量和上网电量较去年同期增长的主要原因为:1)福建省内各风电项目上半年平均风速较去年同期偏大;2)大帽山风电场4万千瓦项目16台机组、青峰风电场二期6.48万千瓦项目18台机组去年同期尚在建设,未全部投产;3)年重大资产重组注入的平海湾海上风电场二期24.6万千瓦项目较去年同期新增了部分风机投产,截至年6月30日,已完成28台机组并网,并网容量16.8万千瓦。受发电量和上网电量同比增加的影响,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7.31亿元,同比增长64.03%;净利润3.45亿元,同比增长.03%;归母净利润3.15亿元,同比增长.15%。
公司主要以陆上风电、海上风电和光伏为主,因此毛利率和净利率较高。年重大资产注入海上风电和部分近海地区陆上风电投产的影响,公司年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67.7%和42.7%,较年分别大幅提升12和15个百分点,净利率的大幅提升也带动公司年平均ROE水平提升至17.30%,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近10个百分点,在申万电力行业中排名第4。H1公司ROE为8.35%,继续维持较高水平,并在申万电力行业中继续维持排名第4。
由于已投产项目均为含补贴项目,因此公司应收账款占比持续提升,年进一步提升至86.7%,我们认为随着平价上网时期的到来,新能源发电的补贴缺口将逐渐缩窄,存量机组的应收账款问题将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公司未来的新增装机主要是海上风电,而海上风电的补贴虽然截止今年底结束,但由于目前暂未能实现平价上网,预计地方补贴仍将存在,如今年部分地区开展的海上风电竞争性配置电价为0.75元/kwh,仍然高于当地燃煤标杆上网电价,因此我们预计公司应收账款的占比仍将维持高位。
2、福建省海风资源丰富,增量空间巨大
2.1福建省海风资源丰富,无弃风现象
福建省海风资源丰富。福建省濒临东海和台湾海峡,海岸线总长公里,受季风气候和台湾海峡“狭管效应”的影响,年平均风速介于7.5m/s~9.7m/s之间,高于江苏省的6.5-7.8m/s和广东省的7.0-8.5m/s,是全国风能最丰富的地区。从季节分布情况来看,每年5月至8月为弱风期,10月至次年3月为盛风期,以东北风为主,风向稳定。
福建省风电平均利用小时高,海上风场靠近负荷中心、无弃风现象。年福建省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2,小时,超出全国平均水平小时,居全国第一。福建省海上风场主要集中在福州、莆田、漳州和泉州等地,经济发展水平高、用电需求增速较快,海上风电可以就地消纳,-年福建省内风电项目几乎不存在“弃风限电”的情况。此外,福建处于风能资源Ⅳ类区,是全国风电价格最高的区域,风电场经济效益突出。(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2.2在建和竞配项目超万kw,可提前完成年目标
福建省海上风电发展空间巨大。根据国家能源局年复函同意的《福建省海上风电规划》,福建省海上风电规划总规模达万千瓦,包括福州、漳州、莆田、宁德和平潭所辖海域17个风电场;到年底福建省海上风电规模要达到万千瓦以上,年底达到万千瓦以上。而截至年末,福建省海上风电累计并网仅为76万千瓦,与规划目标差距较大。如按照年万千瓦装机目标来测算,未来十年年均复合增速高达20.73%。此外,考虑到万千瓦的规划目标是“十三五”期间出台,是基于当时的技术水平作出的规划,但随着大兆瓦机组、抗台风机组和漂浮式海上风电等技术的进步,过去深海不适宜开发的海域在技术上已经具备可行性,因此我们预计福建省海上风电的规划总规模可能存在上调的可能性。
现阶段,福建省海上风电投产和在建项目约万kw,竞配项目万kw,储备项目约万kw,合计约万kw。根据我们对福建省海上风电的梳理:
1)目前福建省投产和在建的海上风电接近万kw,其中中闽能源60.8万kw,占比约16.33%;福能股份为89.8万kw,三峡能源万kw,中闽能源、福能股份和三峡能源三家合计占比接近70%,剩余30%主要为大唐、国电、华电和中广核等其他央企。
2)年年初,福建省公布了第一批海上风电竞配项目共计万kw,按照《福建省海上风电项目竞争配置办法》的规定,这一批竞配项目在应该在竞配结果确定后一年内完成核准,核准后两年内开工建设,核准后五年内全部建成投产,因此如果竞配项目在今年底或者明年初核准,那么在年前应全部建成投产,届时福建省海上风电的规模将达到万kw,对应-年的年均复合增速高达37.5%,可提前完成年万kw装机目标。
3)根据《福建省年度省重点项目名单》以及其他相关资料的不完全统计,目前部分储备项目共计约万kw,主要集中在漳浦、长乐和宁德霞浦海域。
整体来看,上述三类项目合计约万kw,考虑到海上风电的开发周期,以及后续的海上风电竞争配置项目,我们认为福建省海上风电“十四五”和“十五五”期间的海上风电新增装机有望得到保证。
2.3海上风电支撑非水消纳责任,静待地方补贴政策
其他电源类型发展发展空间有限,大力发展海上风电将成为福建省完成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的现实选择。福建省内水电资源一般,年水电发电量为.6亿kwh,仅为全省发电量的8.2%,近5年来水电发电量占比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省内太阳能资源禀赋较弱,发电利用小时仅为小时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此外,受丘陵山地地形、林地保护和生态红线等多因素制约,福建省陆上风电的发展空间未来也将受到限制。
年,福建省非水消纳责任权重最低值为6%,实际完成7.3%;年5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了各省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和年预期目标,福建省年的非水消纳责任权重最低值为7.5%,年的非水电消纳责任权重最低预期值为8.75%。在光伏和陆上风电等其他非水可再生能源增量发展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判断海上风电将成为福建省达成非水消纳责任权重的现实选择。
如地补政策出台,将进一步支持海上风电向平价上网过渡。虽然海上风电建造成本近年来逐渐下降,但离平价上网仍有一定距离,而根据国家政策规定,明年并网的海上风电已经取消补贴。在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考核的压力下,各地方政府已经开始陆续出台地方补贴政策,比如广东省年6月出台补贴方案,明确对年底前已完成核准、-年全容量并网的未能享受国家补贴的海上风电项目进行补贴,如福建省出台类似的地方补贴政策,可有效支持海上风电向平价上网过渡。
3、陆上风电利用小时高,大股东优质资产海风持续注入
3.1年陆风新增投产16.8万kw,净利率持续提升
公司-年新增陆上风电19.98万kw,包括青峰风电场二期6.48万千瓦项目18台机组、马头山风电场4.75万千瓦项目19台机组、王母山风电场4.75万千瓦项目19台机组、大帽山风电场4万千瓦项目16台机组。截止年年底,公司陆上风电累计装机61.63万kw,同比增加37.3%;陆上风电发电量达到17.08亿kwh,同比增加51.32%。(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公司的陆上风电项目利用小时数较高,部分近海地区的陆风项目实际上享受到海上风资源带来的高利用小时数。公司的陆上风主要集中在福建省,已投产和在建的风电场主要位于风资源较优的福清、平潭、莆田、连江等沿海地区,实际运行年利用小时数高。尤其是部分陆上风电机组布局在沿海山丘,实际上的风资源已经接近海上风电,导致部分陆上风电机组的利用小时超小时。此外,公司在黑龙江省也有投运和储备的风电项目,黑龙江省属于风能资源丰富的“三北”地区,项目也具有较好的资源禀赋。整体来看,年公司权属福建省内陆上风电项目平均利用小时数为小时,同比增加小时;黑龙江省三个风电项目平均利用小时数为小时,同比减少97小时,但仍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小时。上半年,公司位于福建省的陆上风电利用小时为小时,位于黑龙江省的陆上风电利用小时为小时。
公司陆上风电集中在福建省,主要由福建中闽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开发和运营,从过去几年的情况来看,陆上风电的净利率持续提升。年和年上半年,受新增并网陆上风电利用小时提升的影响,净利率分别提升至43.24%和47.95%。
3.2年度电成本下降超20%,度电净利润增加68%
受近海地区陆上风电并网和重大资产重组注入海上风电的影响,年公司度电成本下降超20%,度电净利润同比增加68%,度电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公司年的度电成本降至0.元/kwh,同比下降21.2%;度电净利润升至0.23元/kwh,同比提升67.71%,我们判断度电成本和度电净利润的大幅改善主要是公司年通过重大资产重组新增了18.2万kw的海上风电,同时年新增的16.74万kw陆上风电中,马头山、平潭青峰等项目靠近近海地区,利用小时数高于公司内陆地区的陆上风电。随着海电二期项目的陆续投产和后续海电三期项目的注入,预计公司的度电盈利能力将进一步得到提升。
公司度电盈利能力逐年提升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公司在福建省的陆上和海上风电项目尚未出现弃风限电情况。年,公司在黑龙江地区的风电项目和在新疆哈密地区的光伏项目虽依然存在弃风、弃光限电,但情况在逐年改善。黑龙江地区的三个风电项目平均限电1.66%,限电损失电量万kwh;新疆哈密地区的红星二场光伏一电站限电率4.01%,限电损失电量万kwh。
从单位装机的净利润来看,不考虑年重大资产注入的海上风电装机,公司陆上风电和光伏的单位装机净利润整体呈现先跌后涨的趋势,尤其是年新增的16.74万kw陆上风电中,马头山、平潭青峰等项目靠近近海地区,利用小时数高于公司内陆地区的陆上风电,带动了公司年单位装机的净利润同比大增42.16%。我们认为,由于光伏装机占比较小,且陆风主要集中在福建省内,随着新投产的陆上风电装机进入平稳运营期,公司陆上风电和光伏的单位装机净利润将进一步提升。
3.3中闽海电重大资产注入,拓展海上风电业务
公司与福建省内另一家地方能源企业福能股份的共同点在于未来均以海上风电开发为主,但不同点在于福能股份以控股开发+联合三峡能源开发为主,而中闽能源则以大股东福建投资集团的资产注入为主,其特点类似于水电行业中长江电力与三峡集团的关系。年,公司向福建投资集团发行6.9亿股股份及2亿元可转债用于购买中闽海电%股权,收购总价25.39亿元,按照年中闽海电净利润2.24亿元计算。但本次重组仅将中闽海电一期项目和二期项目注入上市公司,三期项目规划31.2万kw暂不注入,暂由公司全资子公司中闽海电受托管理的闽投海电负责投资建设,计划于年底建成投产,并将在后期择机注入上市公司体内。
1)海电一期5万kw项目。一期项目于年12月核准,已于年9月1日正式并网发电。项目计划建设MW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5万千瓦;同时建设1座陆上kv升压变电站,项目总投资约8.5亿元,其中资本金1.7亿元,资本金占比20%。年全部投产后,项目年、年的净利润分别为万元和万元,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分别为52%和38%;Q1,一期项目发电量万kwh,同比增长33%。
2)海电二期24.6万kw项目。二期项目计划建设41台6MW海上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24.6万千瓦;同时新建1座kV升压变电站,改扩建1座kV升压变电站,并在鸬鹚岛上配套建设1座吨级码头。海电二期计划总投资49.6亿元,其中项目资本金9.9亿元,资本金占比22%。预计全部投产后年平均上网电量约11亿kwh,年平均利用小时小时。
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中闽海电在建的二期项目施工因疫情管控、进口设备未按时到货等原因被迫中止或推迟工期,导致12台风机未能按原计划投产。截止Q1,海电二期投产7台机组共4.2万千瓦,Q1发电量3,万kwh,利用小时小时。截至年3月31日,海电二期项目已完成28台机组并网,并网容量16.8万千瓦,预计海电二期项目在年12月31日前完成全部风机并网发电。
3)海电三期31.2万kw项目。三期项目规划装机31.2万kw,项目总投资62亿元,规划单机容量为6MW,并扩建kv岛上升压站。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上网电量达11亿千瓦时,年等效满负荷小时数小时以上。三期项目已经于年12月29日获得核准,目前由中闽能源的大股东福建省投资集团旗下的闽投海电负责,计划于21年底投产。根据此前的资产注入承诺,如海电三期项目在今年底顺利投产,预计可在年注入上市公司体内。
按照投资集团此前的承诺,如果本次交易于年度内实施完成,则中闽海电在年度、年度、年度各年实现的经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7,.84万元、49,.75万元、46,.72万元。但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闽海电二期项目12台风机未能按原计划投产,同时已并网的部分风机长时间停机,导致中闽海电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2,.66万元,为当年度承诺净利润的80.61%。
考虑到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可抗力因素,以及装机投产延迟带来的持续性影响,中闽能源与福建投资集团于年4月26日签署《中闽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及可转换公司债券购买资产之盈利补偿协议之补充协议二》(下称“补充协议”),对原协议约定的业绩承诺期限进行顺延,即中闽海电的业绩承诺期限变更为年度、年度和年度,福建投资集团承诺在年度、年度和年度各年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7,.84万元、49,.75万元、46,.72万元,否则将按照原协议约定对公司进行补偿。按照业绩承诺的标准,取后两年的均值,则意味着单GW海上风电的净利润为16.22亿元。
3.4海上风电利用小时领先,内部收益率高
受益于福建省优质海上风电资源,公司年海上风电项目平均利用小时数为小时,同比增加2小时;年上半年海风为小时。公司海电一期和二期项目由福建中闽海上风电有限公司负责,参考近几年的历史数据来看,平均利用小时在小时左右,净利率高达51%。由于二期项目在风场位置上相对一期项目更靠近外海,且二期项目的单台机组容量6MW大于一期项目单台机组容量的5MW,因此我们预计二期项目投产后,公司海上风电的利用小时和盈利情况将进一步提升。
项目投产后,利用小时的提升对项目收益率影响十分显著。我们测算了不同利用小时对项目净利润和内部收益率的影响,在单位造价元/kw的情况下,利用小时如果从提升到小时,净利润从13.31亿元提升到16.78亿元,增幅高达26%;内部收益率从16.85%提升到22.04%,提升5.2个百分点。
3.5“十四五”期间继续注入海上风电和抽水蓄能等资产
根据投资集团此前的承诺,在本次中闽海电重大资产重组完成后,在闽投海电、闽投电力、闽投抽水蓄能、宁德闽投、霞浦闽东中的任意一家实体稳定投产、于一个完整会计年度内实现盈利、不存在合规性问题并符合上市条件后一年内,投资集团将与上市公司充分协商,启动将相关符合上市条件的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的程序,具体的注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接受上市公司支付的现金、认购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的股份以及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合法方式;但如果前述资产在按照本承诺启动资产注入工作之前已经不再从事发电类业务、其他股东不同意放弃优先购买权的除外。
1)闽投海电投资的莆田平海湾海上风电场三期项目正在建设中,预计年底并网;
2)闽投电力主要从事汽车充电桩的运营业务,未拥有在建或已建成的发电项目;
3)闽投抽水蓄能投资的永泰抽水蓄能电站正在建设中,第一台机组计划于明年并网发电。永泰抽水蓄能电站是福建省“十三五”能源规划重点建设项目,主要任务是为福建电网提供调峰、填谷、调频、调相及紧急事故备用,兼顾防洪。项目总装机容量为万千瓦,设计年发电量12亿千瓦时,年抽水耗电量16亿千瓦时。年4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抽水蓄能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明确两部制电价政策为主体,抽水蓄能资产纳入电网输配电价核算,三年调整一次,按经营期40年资本金IRR6.5%核定容量电价,以实现全经营期现金流收支平衡。我们认为,虽然目前福建省暂时没有弃风弃光现象,但不排除后续随着海上风电的大规模装机,可能存在弃电风险。此时,永泰抽水蓄能电站可充分利用海风的弃电进行抽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抽水蓄能电站的购电成本,提升抽蓄电站的盈利能力。
4)宁德闽投和霞浦闽东投资的宁德霞浦海上风电场项目。宁德霞浦海风共分A/B/C三个区,根据年1月份福建省能源局的公示,宁德霞浦海风A区(宁德闽投)20万kw、B区(霞浦闽东)30万kw已经正式获得竞争配置,根据《福建省海上风电项目竞争配置办法(试行)》的规定,原则上项目应在竞争配置结果确定后一年内完成核准,项目核准后两年内开工建设,核准后五年内全部建成投产。此外,宁德霞浦海风C区40万kw(宁德闽投)也正在申报竞争性配置。(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福建投资集团设立了宁德闽投和霞浦闽东进行霞浦海上风电场的建设,并在公司年发行股份和可转债收购中闽海电的重组中进一步承诺在适当时机注入。我们认为:
1)如海电三期31.2万kw在年注入,则公司海风装机年达到60.8万kw;
2)待海电三期项目注入后,宁德霞浦海风A/B/C区共计90万kw的优质海上风电项目注入将是助推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来源。根据《福建省海上风电项目竞争配置办法(试行)》的规定,如假设宁德霞浦海风A/B区在今年底或明年初进行核准,年陆续投产,年注入,则公司海上风电装机将达到.8万kw;
3)如假设宁德霞浦海风C区在年初获得竞争性配置、年年底核准、年注入,则公司的海上风电项目将包括:中闽海电一期5万kw、中闽海电二期24.6万kw、中闽海电三期31.2万kw、宁德霞浦A区20万kw、宁德霞浦B区30万kw、宁德霞浦C区40万kw,共计.8万kw,是年末已投运海电规模18.2万kw的8.3倍。如假设其他装机不变,则公司的总装机也将从年的81.83万kw增加到.43万kw,届时海上风电装机将占公司总装机的70%。
4、盈利预测
我们假设海电二期和三期项目均在今年底全部投产,且三期项目按照业绩承诺的要求在年注入,预计公司//年实现营收分别为17.22/19.18/29.2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1/8.1/12.9亿元,eps分别为0.37/0.43/0.68元,对应PE分别为21.28/18.58/11.67。由于海电三期项目和后续的宁德霞浦A/B/C区三个海上风电项目将陆续注入,因此公司海上风电的成长性在“十四五”期间可以得到保证;陆上风电和光伏部分,公司正在与富锦市开展百万千瓦新能源基地项目的前期工作;此外,在未来风光新能源装机大规模增加的背景下,大股东承诺注入的抽水蓄能项目也值得期待。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