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多视频网站vip会员账号 http://m.kejixun.com/article/210925/537017.shtml
厦门一假“富二代”
冒充民警
还“脚踩多只船”
同时与多名女子谈起恋爱
以“帮忙办事”为由诈骗32万余元
租住千万豪宅同时和多人谈恋爱被告人谢某今年28岁,
大专毕业后没有积极找工作,
反而动起了歪心思,
想靠招摇撞骗不劳而获。
他发现民警社会地位高,
不仅深受群众信赖,
还有不少女孩崇拜。
于是,
他决定铤而走险,
冒充民警诈骗钱财!
他租住在思明区某价值千万元的豪宅,还租了多辆敞篷豪车,利用与多名女性的恋爱关系,在2年多的时间里冒充警察多次实施诈骗。让我们一起看看
他是如何骗人又骗财
年初被害人吴某年初,谢某同被害人吴某的亲戚妮妮(化名)谈恋爱,谎称自己是警察。同年7月,吴某因弟弟向其借款2万元,怀疑弟弟在外赌博一事找谢某帮忙调查。谢某谎称吴某弟弟在外赌博并借了10万多元高利贷,手中有其参与赌博的视频及欠条,并承诺仅需花费数万元就能帮忙处理好此事。随后,他陆续以“送礼”“包红包”“请客吃饭”“向黑道买借条”等理由,骗取吴某3万余元。
吴某发现被诈骗后,
多次向谢某讨要诈骗款,
谢某归还了部分款项。
年11月被害人江某年11月,谢某谎称有关系帮忙办理被害人江某老家房子被拆迁事宜,先后以“包红包”“给调查人员买机票”等理由,骗取江某1万余元。
江某发现被骗后,
多次向谢某讨要被骗款项,
谢某归还江某部分款项,
剩余余元至今未还。
年底被害人黄女士年底,谢某化名“小张”,通过顺风车司机的身份与黄女士认识、交往,确定恋爱关系。谢某对黄女士及其家人谎称自己是警察,并在恋爱期间多次轮换豪车,制造”富二代“假象。
谢某谎称,其有能力“低价购买奔驰E系轿车”,以此为由骗取黄女士的父亲老黄订车费近4万元。随后,他又以“购买订婚首饰”为由,骗取老黄1万余元;以“帮讨债请律师打官司”为由,又骗取老黄元。
在黄女士等人催促下,
谢某购买1个戒指(价值余元)
交给黄女士,
其余款项均被谢某
用于吃喝玩乐,挥霍一空。
年初被害人刘女士年初,谢某化名“小李”同刘女士交往,并谎称自己是警察。年3月,谢某得知刘女士婚后生活不幸,想要离婚但苦于离婚诉讼败诉。于是,谢某借机谎称其朋友“谢叔”是“县人民法院院长”,可以帮忙“打点”离婚诉讼从而使刘女士胜诉并取得小孩抚养权。随后,谢某多次以“诉讼代理费”“找关系费用”“律师费”“小孩抚养费”等借口向刘女士要钱,共计骗取被害人刘女士23万余元。
谢某诈骗的钱款共计30多万元
这些钱
全部被谢某大肆挥霍
用于租赁豪车、吃喝玩乐
被判5年半徒刑退赔被害人32万余元近日
海沧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
法院审理认为谢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骗取他人钱款共计人民币32万余元,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
一审判决认定谢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万元。此外,法院还责令谢某退赔被害人损失共计人民币32万余元。
海峡导报记者从法院了解到,
近年来打着婚恋幌子
实施诈骗的案件层出不穷,
许多人
一时被花言巧语与“糖衣炮弹”所迷惑,
盲目信任他人,
最终不慎掉入
以“爱”为名的“陷阱”。
法官提醒寻找真爱的道路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市民通过相亲网站、婚介机构等第三方平台交友时,一定要保持警惕、理智判断,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核实对方真实身份背景,更要谨慎处置个人财物,切忌因感情冲动而盲目相信他人的片面之词,错付了真心。如果不慎上当受骗,请及时固定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客观证据并报案,拿起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
海峡导报记者陈捷通讯员海法
编辑黄星源海峡导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xiadaobaoa.com/hxdbys/18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