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刘星教授门下的五大金刚

文脉寻源·八零后青年五人书画作品展

··············

参展作者:欧阳军谢静韦晓庆贠征邵竹君

展览时间:11月29日——12月2日

展览地点:西安市亮宝楼二楼西展厅

开幕式时间:11月29日上午10:00

《文脉寻源·八零后青年五人书画作品展》

刘星/文

按节气虽然已经入冬,但漫山遍野烂漫的色彩和高高挂在枝头的果子,仍然给人的是浓浓的秋意。秋是收获的季节。教师盼望自己的学生出成绩,就像农民盼望秋的收获一样。今天我的五名弟子拿出的这些作品,虽然只是他们两年多辛苦的学习作业中选出的部分习作,但当这些作品被汇总到一起,形成一个阵容呈现出整体的气象时,作为老师的我还是感到了莫大的欣慰。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仅仅在这两年多一点的时间,几乎是零起步的他们,能达到这样的地步,大凡学过写意花鸟画的人都会知道,他们进步的速度是极其惊人的。

五金刚·欧阳军作品

我认为学国画,首先重要的是认识和门径,其次才是技术。认识正确了,门径对了,学起来就会事半功倍,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如果认识错了,门径指向歪门邪道,那么任你多么辛苦地勤劳一生,其结果都是无益的;我的这篇前言之所以用“文脉寻源”作主题词,就是想要强调中国画的文化属性和艺术特征的。

五金刚·邵竹君作品

我们知道,中国文化起源于夏商时代的卜筮文化传统,崇神性而象惟虚。经春秋战国时代“敬鬼神而远之”(孔子《论语·雍也》)的社会思想革命,诸子学说兴起,传统的鬼神卜筮思想逐渐被“天”“道”“意”“象”哲学思维所取代;艺术活动遂进入哲学化思维的时代,从对“庖丁解牛”、“解衣盘礴”等关乎艺理与艺术创造心理学基本命题的思考,到围绕“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的玄学讨论,以“原道”、“宗经”、“征圣”为基本经脉的中国画艺术思想逐渐被确立了起来。于是有了顾恺之的“玄赏”、“神属冥茫”、“得一之想”和宗炳的“含道映物”、“澄怀观道”、“质有而趣灵”理论。可以说,顾恺之、宗炳画论中提出的这些基本命题,道出了中国画的基本灵魂。

五金刚·韦晓庆作品

到了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出了“书画同体”的论断,又进一步奠定了文人画的“书画同源”的理论,从而在艺术方法上,指明了中国画笔墨理论的一个十分根本的问题。这些问题合在一起,遂演化出了后世“重学养”、“重人品”、“重书法修养”、“重外师造化”、“重笔墨质有而趣灵”的中国画艺术精神和审美原则。这些思想,虽然确立于两千多年来的中国画历史流变,但仍然是指导我们今天中国画创作和发展的思想和灵魂。至于为什么是这样?我认为,这是与中国学术传统“重原道”的思想相关的。“道”是什么呢?它是超时空的,是超然于万物之上的。因此,它跨越时代,跨越古今,虽兴起于古代,却仍然对当代中国画创作具有指导意义。明乎此,便理解了中国画的艺术精神;知道了中国画的艺术精神,那我们画起中国画来,就会守护住中国画的文化属性和笔墨特征,国画就会有国画的味道和民族特性,发展也就不会偏离中国画的轨道,当代中国画发展存在的许多问题也就不会发生……

五金刚·谢静作品

然而,一百多年来的“新文化运动”和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教育改革,已经使得当代的中国人失去了与中国传统思想的基本联系,失去了对中国画艺术精神的基本理解,“以西革中”已不再是徐悲鸿、刘海粟时代的“取西法之长以补国画之短”的“中西结合”态度,而是成了从思想到外壳都几乎被完全西化了的“当代中国画”——这,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画发展所呈现出来的一个非常令人担忧的严峻问题!凡是对民族文化存亡和发展存有一点点担当的画家,都无不意识到这个问题。

五金刚·贠征作品

我在指导我的研究生的时候,我早已把这一问题作为头等大事贯彻于我的教学实践中去。我不要求他们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能创作出什么鸿篇巨制,也不求他们能玩出什么新花样;我只求他们对中国画能够树立起一种正确的“文脉寻源”之认识,画出来的画能有一种纯正的中国画之品质;若能做到这一点,那我在这短短的三年里的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今天参展的这五位青年,有四位是八零末出生的,还有一位是九零后。在中国画艺术道路上,他们无疑还属于嫩芽。至于后面他们能有什么发展,我一点儿也不担忧。我想,只要他们的认识和方向正确了,那我就不担心他们将来做不出什么鸿篇巨制来的……

·五大金刚简介

欧阳军

欧阳军,福建泉州人,年4月生,年毕业于泉州师范学院书法教育专业(本科),现为陕西师范大学美术书法研究方向在读硕士研究生,师承刘星先生,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北山书社创始人之一。

在学期间多次荣获学校各项书法比赛及专业技能比赛一等奖,入选年浙江省青年书家10人展。

-年作为泉州市首位中学书法专任教师执教于泉州科技中学;

年11月获泉州市规范汉字比赛优秀指导教师;

年获福建省红十字会建会周年书法作品大赛二等奖;

年11月入展第三届陕西省书法篆刻临摹展;

年8月入展第七届临沂中小学生书法展;

年1月福建省首届八闽丹青奖;

年10月获福建省“安全海西”书画展三等奖;

数篇论文及教学成果发表于《中国青年报》、《艺术品》、《书品》、《海峡都市报》、《东南早报》等。

邵竹君

邵竹君,年7月出生于河南洛阳,祖籍上海崇明。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并获学士学位,在校期间曾多次荣获各类奖学金及荣誉称号,毕业作品《网》获第二届“西安美术学院红星宣纸奖学金三等奖”及“刘永杰工作室毕业创作学生优秀奖”。

同年考取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画家、美术理论家刘星先生,攻读中国画理论研究与创作专业。攻读硕士期间曾在《艺术教育》、《科教导刊》等优秀期刊发表论文数篇,在《台港文学》刊登个人作品专栏等。

韦晓庆

韦晓庆,年生,江苏连云港人,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同年考入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师从刘星先生,攻读艺术学理论(花鸟画方向)硕士研究生。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建区20周年“大城之心”社会公益书画大赛荣获优秀奖

·首届中国(贵州)“茅渠酒杯”书画大赛入选科研成果:

(1)韦晓庆.书法与抽象画的关系[N].书法导报.,(3):23

(2)韦晓庆,笔墨当随时代[N].书法导报.,(2):23

(3)韦晓庆.读《张彦远历代名画》——探析文人画初期书画的渊源[J].文艺生活.,(05):

(4)韦晓庆.探析审美趣味对绘画格调的影响——读《从审美趣味看收藏动机——以亨廷顿的英国艺术品收藏为例》[J].西江月.,(2):

谢静

谢静,年生,宁夏银川人,年赴南京师范大学访学一年,同年作品《静物写生》获得全国第二届青年静物风景写生作品大赛优秀奖,年毕业于宁夏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并获学士学位,年考入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画家、美术理论家刘星先生攻读中国画理论研究与创作专业,在校期间曾在《艺海》,《美术教育研究》等专业期刊发表论文数篇,在《台港文学选刊》发表个人作品专栏。

贠征

贠征,年生,陕西咸阳人。年毕业于宝鸡文理学院美术系美术学专业并获学士学位,同年考入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书画家、美术理论家刘星先生攻读中国画理论研究与创作专业。

······本期企业赞助······

钢结构设计、制作、施工、安装

西安·李女士

········陕西文化视点········

····书画鉴赏、投资、收藏风向标····

陕西文化视点、三秦书画博览、

弘扬文化名家、聚焦书画前沿。

如需宣传联系我们:

陕西文化视点咨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xiadaobaoa.com/hxdbys/159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