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悄悄话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
你们知道吗?
海峡导报20岁啦!!!
年至年,海峡导报创刊20年
20年,不长,因为我们正青春,满怀激情,斗志昂扬
20年,不短,因为我们见证成长,从初生到蓬勃壮大
20年,期,我们就这样同甘共苦,见证两岸沧海桑田
20年,个日日夜夜,我们相濡以沫,不弃不离
20年,我们一路走来,无论顺境还是逆境,无论成功还是挫折,与您们暖心相伴
20项暖城工程3月9日海峡导报迎来了20岁生日
在这值得庆贺的日子里
我们联手20家企事业单位共襄大爱
正式启动
海峡导报20周年
20项暖城工程
点击视频可观看启动仪式现场
海峡导报的20周岁
揭幕了20项暖城工程
一点一滴,桩桩件件
感动你我,温暖鹭岛
以下这些暖心的人和事
你,还记得吗?
我们的暖,给贫困的家庭爱心改造家如果你家墙壁泛黄,我们帮你粉刷;如果你家电线混乱,我们帮你规整;如果你家门窗破旧,我们帮你补换……“用爱筑巢”,给你一个温暖的家。
“导报20年周年暖城公益项目——春暖花开暖事暖城”之“爱心改造家”,将联合中建三局第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厦门)(以下简称“中建三局三公司厦门分公司”),发挥他们所长,为厦门岛内10个贫困家庭改造房屋,解决困难家庭的住房之痛。
厦门岛内老城区、城中村,不少贫困户居住于此。经年累月,房屋年久失修,出现不同程度的墙壁泛黄、门窗破损等。导报主动对接街道,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兵分两路,深入住户家摸底调查,选取10户贫困家庭,搭起贫困户与中建三局三公司厦门分公司的修缮桥梁。
据悉,中建三局三公司厦门分公司是上世纪80年代第一批进驻厦门、服务特区建设的中央建筑企业之一。35年来,几代建设者谱写了勇立潮头、开拓进取的壮丽篇章,书写了厦门特区建设史的传奇。尤为一提的是,在富山国际展览城建设中,经过天肩挑手扛、日夜抢工,创造了闻名遐迩的“富山速度”,并凝铸成“富山精神”。
被誉为“建筑铁军”的中建三局三公司厦门分公司,也时刻践行着社会责任。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4周年,公司党员赴杏林马銮湾社区开展“党员进村居·服务进万家”活动,为5户留守的空巢老人送去油、米、牛奶等慰问品;“三八”妇女节,6位“爱心妈妈”代表前往福乐家园,与孩子们进行手工劳动、参观孩子们的绘画作品,并将精心选购的生活用品和食品送到每个孩子手中。
此次“爱心改造家”项目,中建三局三公司厦门分公司第一时间成立了活动专项推进组,由公司领导担任旧房改造领导小组组员,将亲自督办改建工作。待10户改造家庭选定后,中建三局三公司厦门分公司将组织公司员工、分包合作单位赶赴10户家庭,为旧房改造提出详细方案。
“很多都是老旧住宅,有的还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也有破旧的民房。我们承诺,将保质保量完成改建工作,用满满的爱,补上一砖一瓦,为他们改造一个舒适温暖的家。”中建三局三公司厦门分公司负责人梅志超说。
公益送光明随着生活习惯和电子产品运用的普及,白内障、眼底病变等问题也日益突显,眼部健康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
为方便群众就近借阅图书,与城区居民一样接受更加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翔安区图书馆还创新建馆模式,尝试以“学校(社区)+片区”的模式进行规划和布点,按照“整合资源、共建共享、分级服务、提质增效”的建设管理思路,选取片区中心点的学校、社区、单位共建片区图书馆分馆“邻里书屋”,盘活、整合原有资源,按总分馆制建设为区图书馆分馆,纳入联网服务,实现全市通借通还,有效地促进资源的盘活、整合、更新、流通、互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真正实现有效覆盖,而且不仅在设备、资源等条件方面,更把服务、活动向邻里书屋延伸,使片区居民在家门口即能享有区级图书馆的优质服务。
我们的暖,是大爱无疆公益服务车有时候,你会看到这么一幕:9月开学季,大一新生报到,拉着行李,找不到车;重阳节,七旬老人和老友聚会,路边苦苦等候,拦不到车;春运期间,外来务工人员返乡扛着大包小裹,舍不得打车。
“导报20年周年暖城公益项目——春暖花开暖事暖城”之“公益服务车”项目,将联合滴滴出行组建“海峡导报滴滴出行敢扶公益车队”,届时,将在大学开学季、高考、重阳节、春运等重大节点,为老人、学生、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提供免费公益出行服务。
比如,大学新生开学季,“海峡导报滴滴出行敢扶公益车队”将在高崎机场、厦门火车站、厦门北站、长途汽车站等交通枢纽送大一新生免费到校园;春运期间,为外来务工人员免费提供家到厦门火车站、厦门北站、长途汽车站出行服务。
据悉,滴滴出行是卓越的一站式移动出行平台;为5.5亿用户提供出租车、快车、专车、豪华车、公交、代驾、企业级、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共享汽车、外卖等多元化的出行和运输服务。
记者了解到,滴滴出行先后在全国22个城市组建30多支敢扶公益车队,开展扶贫济困、抢险救灾、敬老助残等公益活动余场,帮扶弱势群体超人。作为司机公益社群的重要载体,滴滴敢扶公益车队致力于携手当地政府和媒体、社会机构、公益组织,组织开展基于出行服务特点的公益活动,为创建美好城市尽力添彩。
其实,早在年,海峡导报就联合滴滴出行发起“爱心送考”公益活动,6月7日-6月8日这两天,30位熟悉厦门道路的司机师傅加入高考爱心车队,在厦门六中(东渡)、科技中学、厦门二中(高中)三个考点随时待命,免费为考生提供送考服务。
低碳绿色出行,是滴滴一直奉行的理念之一。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海峡导报滴滴出行敢扶公益车队”将全部采用新能源汽车提供免费公益出行服务,减少碳排放,一起守护厦门蓝。
数据显示,截止年6月,滴滴出行平台上的新能源汽车数量超过40万辆,约相当于全国新能源汽车的20%。目前,滴滴平台上厦门新能源汽车数量已超过辆。
“在厦门,滴滴将为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提前投入,建设新能源汽车的充换电体系,不断倡导低碳绿色出行。”滴滴出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也希望通过这种公益活动帮助老人、学生、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为他们的出行之路保驾护航,为社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导报“律师来了”进社区小区业委会成立难,怎么办?业委会掌管多少钱,谁来监管?业委会对物业不满,可以换物业吗?……
业委会成立难的背后有一块“巨大的利益蛋糕”。厦门一些小区每年的公维金高达百万元,因此有业主质疑,业委会成立难,或许与利益有关。
遇到业主维权的这些问题,你可以找导报“律师来了”,我们帮你解疑释惑!今年3月份起,导报将携手厦门市法律援助中心和福建自晖律师事务所开展“导报律师来了进社区”法律援助活动。这一次,我们将走进多个社区,面对面为市民提供法律咨询,竭尽全力为市民解疑释惑、排忧解难。
导报“律师来了”栏目是“老百姓身边的法律顾问”,我们邀请了厦门律师界各领域的优秀律师组成律师团,服务导报读者。本栏目自年成立以来,已开展多期公益法律咨询活动。
除了小区业主维权的相关问题,市民遇到其他的法律问题也可以咨询。例如消费者被侵权,如何维权?劳动者被欠薪,该怎么办?夫妻闹离婚,财产怎么分?无论您遇到哪一类的法律问题,导报“律师来了”都将一一为你们解答。另外,导报和厦门市法律援助中心还将从现场咨询的案例中,对经济困难、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案件予以免费援助,免费帮市民打官司维权。
除了现场咨询外,有需要的读者还可以发送问题到本栏目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