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系统青年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提升青年干部文化修养,树立爱岗敬业思想,增强文化自信,第一组拟于第五期“青年月谈”组织“唐风雅集”主题实践活动。
一、活动名称:“唐风雅集”——感知传统,文化寻根
二、活动主旨:品茗、焚香、插花、挂画称之为“君子四雅”,这些与南音古乐皆起源或兴盛于唐代,受到千古雅士的追捧。本次青年月谈活动,集古代四雅“茶道、香道、花道、书画”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古琴、筝等古音乐艺术之雅,让青年在动静结合中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富精神内涵,远离城市喧嚣,放慢脚步,在了解传统文化、尊重传统文化的同时,多一份对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思考与坚守,唤醒当代青年心中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三、活动时间:年7月29日下午2:30—5:30
四、活动地点:植物园滴水山房
五、参加人员:
厦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青年月谈”活动秘书组及全体成员、滴水山房、市南乐团,凤飞服饰、市艺术学校、大馨堂、市美协、双兰斋、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厦门青年古筝演奏协会、香道及花艺师、媒体记者
六、活动环节
第一环节:雅韵合集(时长40分钟)
霓裳:弦韵凝丝雅致心。回旋处,拾翠步摇珠。
展演:凤飞服饰
古筝演奏
茶道:蕴指轻扶紫砂斟。芬芳冽,千里望清秋。
展演:艺校茶艺班毕业学员
古琴演奏
茶乃天涵之、地载之、人育之的灵芽。茶道,即品赏茶的美感之道。茶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领略传统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茶道提倡人与自然的相互沟通,融化物我之间界限,以及“涤除玄鉴”“澄心味象”的审美观照,茶道精神亦是对食物的专注之心,对天地间美物的敬畏。
香道:清闲客,兴废话烟霞。
展演:香道师
南音器乐演奏
香道是“香气的艺术”,它是将沉香、檀香及熏香等点燃所产生的香气、烟形,配合富于艺术性的香道具、通过香道环境的布置,营造出典雅清丽的氛围。在这种环境中作文作画都极尽美感。香,在馨悦之中调动心智的灵性,于有形无形之间调息、通鼻、开窍、调和身心,妙用无穷。我国香道文化中清新、天然、娴雅的精神,即是儒家思想最充分、客观而现实的表达。香是自然造化之美,人类之好香为天性使然。
花道:斑斓五色人采尽,千般秀,堪比女娇姱。
展演:华羽唐
古筝演奏
花道,即通过插花感受自然及生命的变化,在创作及欣赏的同时提升生活的审美情趣。花道的基本精神是“天、地、人”的和谐统一。花道呈现美的事物,亦是表达、修炼的方式。插花时,多追求“静、雅、美、真、和”的意境,达到人、花一体的境界。通过花道展示,让大家增强对美的体认和感悟,以达到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之目的。
挂画:泼墨挥毫洒丽珠。境意出,隽永雅鸿儒。
展演:厦门美协秘书长周煜
“挂画”最早是指挂于茶会座位旁的关于茶的相关画作,主要以茶事为表现内容,也可表达某种人生境界、处世态度和娴雅情趣。演变至宋代,挂画改以诗、词、字、画的卷轴为主,题材更加广泛。当时文人雅士讲究挂画的内容及展示形式,作为平时家居鉴赏或雅集活动共赏的重要活动。
第二环节:参与互动环节(30分钟左右)、茶歇
每组派出1名组员参与学习南音、茶艺、香道、花道,体验曾凤飞大师设计的旗袍、唐装。在最短时间内学会并展示一个项目的学员代表可获得一份神秘礼物,共6份奖品(由双兰斋、小白的茶、银鹭食品有限公司提供)。
第三环节:交流(每个小组4分钟,总计时30分钟左右)
1、参加活动的各小组轮流进行发言交流;
2、人事处严昌祥处长作总结发言;
3、到场领导嘉宾讲话。
七、小组成员任务分工
1、活动统筹:林殷琼
2、策划方案、场地:段钰
3、现场协调:张尊
4、后勤保障:张毓睿
5、摄影:陈崎
6、活动简报:郑高燕
八、鸣谢
滴水山房、凤飞服饰、厦门市南乐团、厦门艺术学校戏曲科、小白的茶、厦门青年古筝演奏协会秘书长张辉、插花表演嘉宾华羽唐、双兰斋、大馨堂、厦门美术家协会秘书长周煜、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海峡导报、广电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