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排斥、犹豫到自觉、主动,伴随着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下称:个税“12万申报”)进入第9个年头,纳税人的意识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股权转让个税申报管理加强
近日,在平潭一家企业工作的周先生来到平潭综合实验区地税局咨询,根据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年5月周先生被授予其任职公司的股票期权,年12月,周先生行权,该如何年所得12万元自行申报?平潭地税的工作人员对周先生解释说,股权激励是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激励措施的主要形式,主要有三种: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和股票增值权,周先生所在公司的激励计划属于股票期权的性质,周先生行权时取得的股票期权所得应按“工资、薪金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由于周先生年工资、薪金所得超过12万元,因此,周先生还需进行个税“12万申报”。如果周先生取得股票后再转让股票取得所得,则应按“财产转让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周先生在行权取得股票后,可能获得的上市公司股息分配的,则应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进行个税“12万申报”。
记者从福建省地税局了解到,近两年在个税“12万申报”申报期,拨打咨询股权转让个税申报的纳税人越来越多,咨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计税依据和申报缴税操作方面。各地地税机关也特别加强了股权转让个税申报方面的宣传和征管,进一步规范股权转让个税自行申报。厦门市海沧区地税局以限售股转让所得个税申报为突破口,与证券监管部门及证券机构联系,建立高收入人员清册,针对限售股涉税政策和征管特点,强化一对一申报辅导,并做好完税证明开具和收入纳税信息保密管理工作。3月,该局入库辖区首批限售股转让所得个税两笔合计.96万元,经清算予以退税.06万元。
房地产业高收入者有所减少
个税“12万申报”的年所得包括工资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等11项,炒股、炒房取得的收入也在申报范围内。截至3月底,从今年全省申报情况看,申报人数最多的是工资薪金所得和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主要集中在烟草业、电力业、房地产业、工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等行业。
但是与往年相比,房地产行业、建筑业申报人数有所减少,而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申报人数有较大幅度上涨。大田县地税局的相关人士介绍说,去年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房地产市场遭遇寒冬,受销售量下降的影响,房地产业高收入的人群有所减少。“房地产行业高收入者的收入构成与销量有很大的关系,市场好的时候,有的人一个月的收入就达到数万元,相反市场不好的时候,收入自然下降。”该人士介绍说,从目前大田县地税局入库的情况看,房地产业个税“12万申报”的人数和年所得额均下滑。
而根据晋江市地税局提供的数据,截至3月中旬,个税“12万申报”的主力军仍集中在制造业,占申报人数的三成多。多年来,制造业在该局个税“12万申报”的人数比重较为稳定,与往年相比,制造业中的销售中高管的收入有所下降,但技术人员的薪金收入上涨较为明显。该局的相关人士表示,为抢占产业制高点,传统制造企业都在加大技术领域的研发和投入,技术人员的收入也随之上涨。
年度的个税“12万申报”中,互联网业和物流产业高收入人群数量攀高,以海沧区为例,海沧区地税局物流业的个税“12万申报”人数比去年增加了近20%。福建省地税局的相关人士表示,互联网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物流、仓储等行业的发展,未来这部分人群将会不断增加。
纳税人资料严格保密
个税“12万申报”的信息安全问题是纳税人颇为关心的问题。3月初,晋江地税收到这样一个咨询电话,一位先生来电话称想为朋友代办个税“12万申报”,但是不清楚其朋友的收入信息,无法完成申报,询问是否可以到地税部门查询他的收入。这位先生得到的答复是:“个税‘12万申报’是属于个人的申报义务,负有申报义务的自然人应当就其全年各项收入向主管税务机关如实申报。若您的朋友委托您代为进行‘12万申报’的,您应当向其本人获取全年的收入信息;若其本人认为收入信息不方便透露给他人的,您可以请他自行至窗口或者通过网络和邮寄的方式办理申报手续。”
事实上,福建地税各单位都制定了相应的保密措施,严格执行《纳税人涉税信息保密管理暂行办法》,由专人负责个税申报资料的收集归档工作,确保纳税人的资料不外泄,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本报记者杜静通讯员颜建谋林孝平刘沛学陈文德)
[来源:海峡财经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