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窝点已被取缔
11月9日凌晨3时许,龙岩李某的民居失火,群众举报称“是病死猪肉制品黑窝点,用柴火熬制猪油,意外引发火灾”。11月12日,该肉制品黑窝点被取缔,龙岩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查处了公斤非法肉制品。
龙岩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一工作人员介绍,该窝点位于龙岩市新罗区西陂街道石桥村红岭路,在车库内存放,车库外加工,环境脏乱差。他表示,9日凌晨的火灾,导致该窝点内的冰柜坏了,存放其中的肉已经变色,颜色较深,开始发出臭味。
执法人员在现场看到,冰柜、绞肉机、灌肠机等堆满屋子,一批刀具闪闪发亮,架子上挂着一串串的腊肠,自制的煤炉“烤房”,上面正烤着腊肉,而猪皮被晾在竹篾上,墙壁有个简易的灯。现场查获猪肉、猪皮以及腊肉和腊肠等制品,共公斤。
经调查,位于李某家中的肉制品加工点,并没有“食品生产加工许可证”、“营业执照”,是一个非法的肉制品加工黑窝点。李某交代称,“这些是做试验的”,没有交代该加工的肉制品是否已流入市场。而关于群众举报的“病死猪”问题,还需进一步调查取证。
目前,李某等三名涉案人员已被刑拘,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龙岩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提醒,发现生产、经营食品的违法行为,可以拨打举报投诉。
盘点年—年食品药品安全事件:
年食品安全事件
1.双氧水”鱼翅、干果。年12月3日,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佛山、江门两地的鱼翅、开心果加工企业进行执法检查,现场查获用工业双氧水加工过的鱼翅成品、开心果等干果类食品成品。(“双氧水”鱼翅)
2.用“连二亚硫酸钠”和“碱性品绿”等化工原料加工“毒海带”。年12月1日,杭州质检部门公布“毒海带”事件的调查结果,市场上畅销的一种碧绿鲜嫩的海带是用印染化工染料浸泡出来的“毒海带”。不法经营者采用“连二亚硫酸钠”和“碱性品绿”等化工原料对海带进行泡、染加工。(“毒海带”事件)
3.“金华火腿敌敌畏”事件。年11月16日,“金华火腿敌敌畏”事件被曝光,金华市的两家火腿生产企业在生产“反季节腿”时,为了避免蚊虫叮咬和生蛆在制作过程中添加了剧毒农药敌敌畏。金华火腿的销量几乎为零,金华市经营千年的城市名片瞬间蒙垢。(“金华火腿敌敌畏”事件)
4.有剧毒氰化物的“毒狗肉”。年7月上旬开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浙江省卫生监督部门查获了从嘉兴等地流出的48吨含有剧毒氰化物的“毒狗肉”。这些狗大多为土狗,很灵活,所以较难棒杀,大多为毒杀。(“毒狗肉”)
5.“桃红”的工业用染料染色五香花生米。1月11日,烟台开发区卫生执法人员在舒家市场发现有几家批发商在经营染色五香花生米。开发区3家此类产品加工厂违法使用一种叫“桃红”的工业用染料浸泡花生进行染色。
6.卤制食品添加工业橙。12月14日,媒体披露苍南县一批企业在生产“乡吧佬”等卤制食品添加有毒化工原料——工业橙。
年食品安全事件
1.白酒含有剧毒工业酒精甲醇。年5月11日,广州一市民被怀疑饮用散装白酒中毒死亡,短短10天内,共有14人因饮用假酒死亡、39人受伤。这些散装白酒中含有剧毒工业酒精甲醇。(散装白酒的安全)
2.劣质奶粉“大头娃娃”。事件年4月30日,“大头娃娃”事件曝光,安徽省阜阳市查处一家劣质奶粉厂。该厂生产的劣质奶粉几乎完全没有营养,致使13名婴儿死亡,近名婴儿患上严重营养不良症。(“大头娃娃”事件)
3.龙口粉丝掺假有术。年5月,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的一期“龙口粉丝掺假有术”节目揭露,部分正规粉丝生产商为降低成本,在生产中掺入粟米淀粉,并加入了可能致癌的碳酸氢铵化肥、氨水用于增白。(“龙口粉丝掺假有术”)
4.“陈化粮”事件。年“陈化粮”事件曝光,全国10多个省市粮油批发市场发现有国家粮库淘汰的发霉米,含有可致肝癌的黄曲霉素。黄曲霉素是目前发现最强的化学致癌物,试验显示其致癌所需时间最短仅为24周。(“陈化粮”事件)
5.二氧化硫熏制黄花菜。3月13日,沈阳卫生监督所查处了满满7卡车二氧化硫残留超标近倍的黄花菜,共计24.5吨,来自祁东,部分来自陕西、福建等地。
6.敌敌畏、工业盐泡菜。5月9日,四川成都新繁、彭州个别生产泡菜的企业使用了敌敌畏、工业盐等有毒、有害物质生产泡菜。
5年食品安全事件
1.苏丹红事件。5年2月,在英国最大的食品制造商第一食品公司生产的产品中发现了被欧盟禁用的苏丹红(一号)色素。不到1个月,苏丹红事件席卷中国。
2.立顿速溶茶涉嫌氟超标。5年3月下旬,美国的一个医疗项目研究,发现联合利华旗下的立顿普通型速溶茶的氟化物含量为6.5ppm,大大超过美国环保局制定的饮水氟化物含量不得超过4ppm的标准,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所规定的瓶装水及饮料标准为:氟化物含量不得超过2.4ppm。
3.雀巢奶粉被指碘超标。5月底,浙江省工商局公布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0921批次碘含量超标,为不合格产品。在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碘超标曝光10天之后,雀巢中国有限公司首次正式向消费者表示道歉并退货。
4.光明被指回收过期变质奶再生产。5年6月5日,新闻媒体曝光了郑州光明山盟乳业有限公司回收过期变质奶再生产的情况,随后在全国掀起轩然大波。接着,媒体再次曝光了光明乳业乳品二厂存在“早产奶”的问题。
5.啤酒甲醛风波引发消费者恐慌。5年7月5日,有媒体报道,甲醛已经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定为可疑致癌物,众多的中小啤酒企业依然在产品里普遍使用甲醛。“95%啤酒加甲醛”的说法开始广泛传播。青岛、华润、燕京啤酒三巨头对啤酒95%含有甲醛的说法纷纷持异议,并表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甲醛和在生产过程中添加甲醛是两回事,并称早已停用。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发言人指出,该署2年至年抽查了内地个啤酒样本,检查其中是否含有防腐剂及甲醛等成分,结果全部样本均合格。
6.哈根达斯深圳黑作坊被查。5年6月16日,深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罗湖分局等单位接到群众举报,称一家地下加工厂在生产著名的哈根达斯品牌冰激凌蛋糕。随后执法人员前往调查发现,这个无牌照的地下作坊,竟然就是哈根达斯深圳品牌经营店的正宗加工厂,并且一个作坊供应着深圳哈根达斯全部5家品牌经营店的货源。
7.PVC保鲜膜被列入禁用黑名单。5年10月,一则关于日韩致癌聚氯乙烯(PVC)食品保鲜膜转道中国的报道再次引发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xiadaobaoa.com/bbzz/15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