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刷爆朋友圈的饮料干燥剂会爆

最近,干燥剂“惹祸”了,并在朋友圈疯狂转发――说的是一名男孩把干燥剂放入饮料瓶玩,结果眼睛被炸伤失明。

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来一探究竟。

干燥剂从哪里来?

熊孩子玩的干燥剂从哪里来?其实很简单,很多食品里就有。

众所周知,销售的袋装零食中几乎都放了食品干燥剂,海苔类食品里放的是生石灰干燥剂,膨化食品中使用的是一种天然矿物干燥剂,而肉松、鱿鱼丝等零食中使用的是保鲜剂。此外,干燥剂还被广泛应用于药品、皮革制品等领域,除了生石灰、铁粉,还有蒙脱石,硅胶干燥剂也极为常见。

但无论是何种成分的干燥剂,包装上都写着“不可食用”、“不可浸水”、“不可开袋”、“不可玩耍”、“幼儿勿取”等字样。

干燥剂倒入饮料中会怎样?

刷爆朋友圈的文章称,导致孩子眼睛失明的是食物中常见的生石灰干燥剂和一瓶饮料。

有媒体对此做了实验。为了确保实验的准确性,选用同一种海苔食品的干燥剂,食品外包装上明确注明了里面含有生石灰干燥剂,不得与水接触。打开外包装,干燥剂上也有类似提醒。

实验开始后干燥剂被分别倒入清水盆、矿泉水瓶和可乐瓶中。清水盆中,只冒了点气泡;矿泉水瓶中,出现少量气泡;放进可乐瓶中时,立即释放出大量气体,液体喷溅而出。

换句话说,如果孩子将干燥剂塞入饮料瓶中,喷射出的液体进入眼睛,因溶解了生石灰,产生强碱性液体,有可能导致眼睛被严重灼伤。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据悉,干燥剂分为酸性干燥剂、碱性干燥剂和中性干燥剂三类,酸性干燥剂有明显的腐蚀性,极少用到食品上,常见的食品干燥剂都是碱性和中性两大类。

碱性干燥剂含有生石灰,属于化学吸附干燥剂,遇到水后会产生急剧的化学反应,反应的瞬间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换句话说,生石灰其实就是氧化钙,遇到水后,会变成氢氧化钙,同时放热。氢氧化钙具有强腐蚀性,皮肤接触后除了烫伤,还会受到腐蚀。

专家说,生石灰与水混合,瞬间反应所释放的热度,都能烫熟鸡蛋。

至于爆炸,是饮料的原因。可乐中溶解大量气体,尤其是低温情况下,温度越低,溶解的气体越多。干燥剂进入饮料瓶中,释放热量,受热后,大量气体就不能继续溶解在水里,而是“冲”了出来,就造成了喷射,甚至是爆炸。而此时的液体又是氢氧化钙,腐蚀性很强,就造成了孩子眼睛受伤。此外,干燥剂遇水密封也会大量发热致爆炸。

当然,网上的传言多少还是有些耸人听闻。

据了解,目前市面上随食物附送的干燥剂量都比较小,而且现在很多厂家都开始使用无毒无害的蒙脱石或是硅胶等材料来制造干燥剂,除去不能吃,基本没有其他危害。即便是传统的生石灰干燥剂,只要量不是太大,而且不是放在密闭的环境中,也并不会有太大危险。

来源:台海网,海峡导报、浙江新闻网等

主编:猴子值班编辑:猴子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医生
治疗白癜风出名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fzxqc.com/bbzz/120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