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页-台海网]
□铁洛
轻信一条朋友圈的小广告,消费者菁菁(化名)去打了除皱针,结果把自己“送”医院。近日,思明区法院发布了这样一起因朋友圈小广告引发的案件。最终,不具备医疗执业资格却为人打除皱针的被告被判“退一赔三”。(年12月31日《海峡导报》)
案件到这里似乎划上了一个句号,但“退一赔三”的结果,依然让人感觉难以释怀。网络时代,经营领域的确无限广阔,这样那样的微商也有不少。可是,朋友圈不是什么东西都能出售。这里医美针剂是这样,还有前段时间朋友圈出售抗原剂、发烧药等也是一样的道理。很多微商本来就没有资质,他们的产品也真假莫辨,因此,消费者受骗上当或者因为产品致使健康出现问题的现象有不少。
笔者以为,这类案子的出现,给消费者敲响警钟。消费医药用品切莫轻信朋友圈小广告,为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广大消费者也要积极履行起监督的义务,不仅自己要懂得甄别、远离非法经营,发现违规现象也要积极举报。另一方面,管理部门要加大对网络非法经营的治理力度,而医学类产品关系群众健康,更要从严;不但对个案要严肃查处,也有必要顺藤摸瓜,铲除违法经营的土壤,以硬核治理护航经营秩序,守护消费者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