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地址允许注册多家公司的营业执照,公司之间可以没有任何关联。办公场所被分隔为多个独立空间,数十家公司可同时入驻,被叫做“胶囊办公室”。甚至不用办公场所,只要在“胶囊办公室”挂靠注册,就可以成立公司。如今,在福建,创业变得十分简单。
日前,福建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十五条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措施》),以推动“一址多照”、集群注册等企业注册登记制度改革,力挺大众创业。
(为支持大众创业,福建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王旺旺摄)
门槛低了创业变得简单“以前总觉得开个公司创业,门槛高、手续多,很麻烦,后来,放宽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登记门槛,让创业变得简单。”莆田的刘女士在自己家开网店有五年多了,主要经营母婴用品,随着销量的增长,她一直想注册一家公司。之前刘女士也到相关部门打听过,如果把自己家的住宅登记为办公场所,有很多条条框框限制,在办理登记时需要提交房产证、土地证等权属证明文件,所以她就打消了注册公司的念头。后来,新的登记管理办法出台,像刘女士这样从事无实体店铺的网络商品交易服务,以及其他创意、设计、创作、不影响左邻右舍正常生活的经营活动,可以把市民、村民的住宅,直接申请登记为办公地点,工商部门可以直接审批。刘女士果断地注册了公司,生意越来越好。
如今,在很多创业者眼中,创业不再是“高不可攀”,以前很多的框框条条都已经被打破。福州的吴先生在万达广场有个工作室,面积比较大,恰好他的一个朋友创业刚起步,想先“寄”在吴先生的工作室里办公,但是根据以前的规定,这个想法是行不通的。当得知“一址多照”的新政后,吴先生第一时间给朋友打电话报喜,让他赶紧用这个地址去注册公司。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以前,一个地址只能作为一个企业的住所办理登记,即“一址一照”,可是现在商业用房价格并不便宜,使得许多创业者要找到一个合适的经营场地越来越难,而有些行业和企业也不需要这么大面积的办公场所,因此,“一址多照”破解了这一难题。
福州速七公司相关负责人林先生告诉记者,作为初创企业,由于业务量没法长期保障,再加上要控制成本,他们原本打算在闽侯租金相对低的地区发展。后来,“一址多照”推行后,很多市区的商业办公楼开设了“胶囊办公室”,这种分散式的办公室又能注册,又能节省成本,甚至比在郊区租场地还便宜,他马上联系了办公位,办好了公司注册。可以说,“一址多照”大大释放了场地资源,进一步鼓励和加快大众创业。
补助多了创业压力没那么大了每个走进福州软件园创业园的人,都会被一面五颜六色的植物墙所吸引,红掌、长寿花、幸福草、各种蕨类植物……一面墙上混合生长着50多个植物种类。“这是我在做的第一个室内植物墙项目,它和公司一起茁壮成长。”去年7月份,从室内栽培专业毕业的小贺放弃了去广州发展的机会,在福州注册成立了自己的室内立体绿化公司。“在创业园里能感受到政府对创业者的鼓励。公司成立初期不用支付房租,而且有机会申请到政府补贴的低息贷款。”
在创业潮的带动下,今年有几位应届毕业生加入公司。“我们公司8个人里就有3个是应届毕业生,之所以能把他们吸引过来,一是公司发展前景不错,二是创业公司也能提供像样的保障。”小贺告诉记者,公司为每位员工都办理了“五险”,有了这些社会保险后,公司不仅能用人还能留人,公司也会更加规范地运营。而公司为员工支出的这些社保费用,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
《措施》再次明确,初创三年内的小微企业吸纳就业(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可按人数给予每人不超过元、总额不超过3万元的创业带动就业补贴。
同时,福建省大中专院校在校生及毕业5年内毕业生、登记失业人员以及就业困难人员租用经营场地的,将可享受最长2年、不超过租金50%、每年最高元的创业资助。各地将给予符合条件的创业项目3万~10万元的资金扶持,并每年资助一批具有发展潜力和示范作用的初创企业经营者参加EMBA、MBA等进修学习,按不超过实际费用80%、每人不超过1万元标准给予补助。
《措施》要求调整小额担保贷款为创业担保贷款,为有创业要求但缺乏创业资金的重点群体提供金融服务支持。其中,大学生自主创业可申请最高3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其余符合条件人员贷款最高额度调整为10万元。政府将鼓励金融机构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对符合条件的个人创业担保贷款提供相应财政贴息支持。
(来源:海峡财经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