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两岸双向交流之始三十年,且行且珍惜

导语:三十年前的今天,有两个大陆媒体人踏上了宝岛台湾的土地,成为两岸隔绝42年来第一次赴台采访的大陆记者。年8月,当时作为中新社记者的郭伟峰,与新华社记者范丽青一起,赴台采访因“闽狮渔事件”被台湾方面扣押的福建渔民,从而揭开了两岸双向交流的的序幕。回眸三十年来两岸双向交流的历程,我们认为,这样的局面得之不易,不应该再走“回头路”。

年7月21日,福建省石狮市“闽狮渔”号、“闽狮渔”号两艘渔船在台湾海峡正常作业时,与台湾省高雄县渔轮“三鑫财”号发生争执。由于台渔轮报警“遭劫”,台军方出动舰艇拦截,打伤渔民3人,并将“闽狮渔”号、“闽狮渔”号及船上18名渔民强行带往台中港。台中地检署旋即以所谓“海洋行劫罪”起诉其中7位大陆渔民。

  

这样一桩本为渔民纠纷的小事,却被当时的台当局演化成突显“法律主权”的大问题。

资料图片:年8月,新华社记者范丽青和中新社记者郭伟峰,因“闽狮渔事件”赴台采访,开启了两岸新闻双向交流的序幕。

  

年8月12日,新华社主任记者范丽青和中新社港台海外部主任郭伟峰在两岸公权力部门协商同意下,以专案方式就“闽狮渔事件”入台湾岛采访,一举拉开了两岸新闻双向交流的序幕。

  

8月20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副秘书长曲折、政策理论研究室副主任庄仲希抵达台北探望被扣的福建渔民,他们是海峡两岸隔绝42年后大陆首次正式派遣进入台湾岛内的公务人员,进一步打开了两岸双向交流的大门。

30年前的“闽狮渔事件”,意外推动了两岸双向交流的历史突破,两岸新闻双向交流因此走在历史前列。

  

首批访问台湾的大陆记者,时任中新社记者、现任中评社社长的郭伟峰回忆,年自己第一次到台湾采访,打开了两岸双向新闻交流的大门。就他个人而言,最深的感受有四点:一是台湾民众的热情、善意,二是台湾浓厚的中华文化传统,三是当时台湾生活的富裕,四是台湾社会对大陆的不了解。在他看来,开启两岸新闻双向交流的大门,对他个人来说是偶然,但对历史来说是必然。

郭伟峰(左)与庄仲希(中)、周建闽共议推动两岸交流合作的重要性。(图片来源于中评社)

  

两岸双向交流的实现与拓展,不仅推动了两岸关系进一步缓和,还为两岸官方与民间的双向交流全面启动打开了大门,两岸关系交流合作新时代的大步伐随之到来。

  

年,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受权协商并达成著名的“九二共识”;年4月实现了两岸政府授权的首次民间性、经济性、事务性、功能性的汪辜会谈;年4月连战访问大陆与胡锦涛会面,实现了60年来国共两党领导人的首次会谈;年12月,两岸实现了全面直接“三通”。年11月7日,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进行“世纪之握”,这是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在两岸关系发展的每个重要关头,都少不了两岸双向交流合作带来的人民力量为动力。

  

此后这一次又一次的两岸关系重大突破接踵而来,将两岸双向交流推向了更深更广的新层面——交流与合作,构成了两岸关系30年的主旋律。两岸双向交流与合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两岸同胞因此获得了巨大的和平红利。“现在两岸关系虽然空前严峻,但尚能斗而不破,和平架构没有崩塌,应该是得益于两岸30年来交流合作所奠定的以和为主的深厚民意基础”,郭伟峰认为。

30年历史更替,台湾岛内政局更迭,媒体人作为时代记录者,经历了两岸关系发展从破冰到萌芽,从热络到再次转冷的过程,但沟通的门一旦打开,就没有什么力量再能阻碍。

  

经过30年的实践,郭伟峰认为,促进两岸交流合作的最大的意义,在于消弭两岸之间的仇恨,以利达至“两岸一家亲”的境界。但是近数年来,因为台湾执政党的更替,两岸关系的定海神针“九二共识”被搁置,并刺激了分离主义思潮的泛滥,加上美国利用台湾遏制中国大陆的力度骤然加大,世纪疫情也阻隔两岸民众的直接交流活动,种种不利因素的迭加,导致两岸关系进入了冰封期。

虽然两岸交流并未因此完全中断,但是最令人担忧的是,两岸民众从焦灼苦恼中不断积累新的仇恨。大陆民意对“台独”的危害性非常忧虑,台湾民意对大陆“武统”的可能性充满恐惧。“由忿为先,怀恶不舍”的极端舆论,在两岸的社交媒体中不断膨胀,形成了难于缓解的结怨为性的舆论对抗。

  

“一些媒体置良心道德于不顾,火上浇油危言耸听,刻意刺激民粹,导致两岸民众的敌对情绪越来越大,民意的质变,成为当前两岸关系的最大忧患”,郭伟峰说。

两岸30年来,从民间交流到领导人会面,从对立到合作,从“互不相认”到“称兄道弟”,两岸媒体在两岸开放交流30年来扮演了“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角色,虽然中间起起伏伏,但仍累积了不少成果。这样的局面得之不易,不应该再走“回头路”。

  

中评社常务副社长周建闽指出,近几年来两岸关系全面大幅倒退,至今已经到了一个非常严峻的时刻。由于疫情的原因,两岸新闻机构的驻点采访也大幅压缩,几近停顿。在种种内外复杂矛盾因素制约下,两岸关系呈现出的长期性、复杂性、严重性的特征,经常性地欲进还退,盘旋起伏。两岸关系越是在跨越重重艰难险阻、两岸和平统一越是进入到重要突破口的关头,就越会面对来自岛内分裂势力和外部势力的最后挣扎与反抗。他们拼命制造仇恨,制造对立,大肆养网军,散布制造假消息,带风向诱导舆论,企图靠传播政治病毒来毒化民众的心灵,丑化、恶化和敌视两岸关系。

图为第三届两岸媒体人北京峰会

在这种情况下,两岸主流媒体应大力提倡“三要三不要”原则:要维护中华团结,不要鼓吹分裂;要宣扬和平发展,不要倡导零和互斗;要抵御和消除意识形态的政治病毒,不要散布仇恨,互相伤害。能做到这几点,就能在两岸形成一个和平、和谐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两岸关系就能冲破迷雾,走向共议统一、共同复兴的光明未来。

  

周建闽表示,作为一名两岸新闻媒体的老兵,作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三十年的践行者和见证人,在此呼吁两岸的新闻机构和媒体人,越是在两岸关系困难和严峻的时刻,越要秉持我们的新闻专业操守,如星云大师所言: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绝不做损害两岸民众友情亲情的事,绝不说破坏两岸民众感情的话。

两岸风来

台胞在大陆过年悄然成风,成两岸融合新趋势

两岸风来

盘点两岸渔船互救:让两岸之间多些这样的暖心事

两岸风来

血浓于水,这是一个两岸“血”脉相连的春节

两岸风来

这个春节,台湾艺人“花式现身”春晚VS岛内艺人“吃不到的”尾牙

两岸风来

台湾中学生掀起使用简体字的新潮流?其实此风由来已久

两岸风来

疫情之下的台生和陆生,遭遇了天然“分水岭”?

两岸风来

大陆农林草盼结出两岸“新花”,这些关键信息值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xiadaobaoa.com/hxdbnr/188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