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海峡的澎湃潮音,每一拍都是两岸青年在

北京治疗白癜风得多少钱啊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lx_bjzkbdfyy/

年前,冰川消融海水上升,台湾海峡没入海底。不过,这影响不了武夷山倾泄而下的清流与中央山脉汩汩而出的川水时时刻刻交汇于这湾海峡——川流不绝,交汇不断。

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参加海峡青年论坛的台湾青年回信一年之际,福建厦门第二十一届海峡青年论坛,两岸嘉宾一同为论坛注入台湾海峡之水,激响两岸青年汇聚交融共赴未来的澎湃潮音!

第二十一届海峡青年论坛启动仪式“香港的面积就平方公里,而大湾区有1.9万多平方公里。这意味着什么?香港青年做梦的空间更大了。占全国人口5%的大湾区贡献了全国12%的GDP,全国约有一半的出口贸易是要经过大湾区,这说明大湾区对青年朋友的重要性。”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世界华商联合促进会青委会主席吴杰庄一组组漂亮的数字亮出来,线条清晰地勾勒出粤港澳大湾区的雄厚实力与高质量发展前景。

这位学成之后主动投奔广大内地的香港青年,把握住了时代的机遇、市场的机遇,在生物识别技术应用、推广上占据了先机,开创了自己的事业版图。

经此一搏,他更加深刻认识到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格局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吴杰庄转变为创业资金投资者,积极分享自身经验,搭建创业平台,带动更多香港青年北上拥抱内地;而后,响应国家建设大湾区的战略部署,在前海、横琴和南沙建立创业基地,助力创业青年事业起飞。

在海峡青年论坛的现场,吴杰庄诚挚邀约:

“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高铁已经开出了,台湾青年朋友们大家尽快上车,一起享受我们国家发展的红利。”

李伟国是率先搭上大湾区东风的台湾青年,他也是擅于抓住机遇的人。

在台湾,他预见了自己五年、十年后的模样,于是决定跨过海峡——这一跨,他见到了想象不到的大世界。

李伟国加入了两岸青年创新创业平台——华灿工厂。呼应国家京津冀一体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粤港澳大湾区和长江经济带的布局,华灿在其中多个城市创建基地,李伟国也因此辗转于大陆。

在北京工作三年后,他获得了“海淀青年五四奖章”;转战成都后,他成为了四川省首位台籍劳动模范,他所带领的集体获得了“成都青年五四奖章”。

母亲为他自豪,称他是“光宗耀祖”。这从未有过的肯定,激励着李伟国加快了速度继续奔跑,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奔跑。

咖啡与茶,西方与东方,张扬与内敛,热情与清雅……调性与品格各美其美的它们,竟有美美共生香的时候。

本届海峡青年论坛的现场,嘉宾们收到了独一份的风味:或是武夷大红袍、或是台湾乌龙、或是福州茉莉花茶,与咖啡融合,花香、果香、茶香、咖啡香交织在一起,每一次低嗅都有不一样的体验,每一口入喉都有新奇的发现。这是创办“拎咖啡”品牌的福州台青郭屹凡专为此次论坛调制的茶咖。

和李伟国一样,郭屹凡也是在台湾看到了天花板后,选择跨过了海峡。这里的确是一片蓝海且前景远大,但创业之路也并非一片坦途。

疫情三年,郭屹凡的咖啡事业遇阻,但在大陆伙伴的支持下,享受着福州不断完善保障台湾同胞福祉和享受同等待遇的政策制度,他努力扎稳脚跟,把“拎咖啡”烹制出了福州特有的香气,粉丝热评为“福州咖啡的天花板”“颜值和品质都在线”。

更令他信心倍增的是,一年前收到的习近平总书记写给广大台青的回信,让他有回到家被包容的幸福感与安全感。

疫情解封后,郭屹凡借着利好政策的东风,在海峡高新双创产业园新开了一家咖啡工厂,在全国各地有了稳定的客户群体。

但郭屹凡的目标已经不止于门店的数量、营利的多少了。几年的拼搏,他与脚下的大地、与身旁的伙伴建立了深厚的情感,他的理想也围绕着这方天地向上生长:

“我越发感受到自己这一代青年人在社会中的重要性。为行业提供价值,为社会提供价值,我未来的目标是希望把咖啡打造成福州的‘文化名片’。”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国台办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朱松岭教授聆听完郭屹凡的分享,触动很深:

“在他们成功的背后,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大陆对台湾青年来工作生活学习的关怀和体贴,都是润物细无声地展现出来。”

朱教授提到,祖国大陆一直在通过不断创造更好的条件,让两岸同胞互学互鉴,共享红利。红利来自于两方面,一是大陆改革发展的红利,二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红利。新时代以来,以两岸骨肉血亲共享发展机遇、共享两岸和平发展红利这一根本宗旨的指引下,“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不断深入发展,吸引来一批台湾青年拥抱祖国大陆,与大陆青年一起创造共同记忆,共塑美好未来。

一年前,总书记在回信中除了勉励台湾青年与大陆青年同心同行、携手打拼,亦期望他们要多向台湾青年分享自己在大陆的经历和感悟——在大陆当作家的台湾青年郭雪筠,就以自身为桥梁,做着让两岸青年客观看待彼此的努力。

本科毕业于台湾辅仁大学的郭雪筠,选择考入北京大学就读研究生。登陆之后,大陆一切事物令她惊喜不断,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激励着她不断向前——她喜欢这样不断向前的朝气活力。

年的“茶叶蛋”事件,令她感受到两岸青年之间的信息不对等,郭雪筠开始有意识地借助新媒体抒发自己对两岸青年、两岸生活的观察和发现。

她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台北女孩看大陆”连载,多是细碎的生活发现,偶也有涉及热点议题,但都秉持着坦荡而交心的态度,迸发着真实而鲜活的情感,吸引了一批两岸青年粉丝,引发了很多人开始反思,开始重新打量对方。

在郭雪筠看来,大陆蓬勃发展的新媒体,是两岸青年交流的好渠道。她看好未来,看好未来的两岸青年能够通过这些渠道加深彼此的情感联系,而自己要继续为大家坐下来看见真实的对方而努力。

郭雪筠借助互联网打开两岸青年对望的一扇窗,而黑猫两岸青年文旅基地代表赖赖、强森、大头三位台青,则致力于以乡创乡建的方式,让两岸青年“逗阵来作伙”(相聚在一起)。

厦门城内村,原是被遗忘在城市角落的古老村落,村中青壮年出走,留下的都是老年人。赖赖、强森、大头来到这里如归家乡:无论是城隍庙等古建,还是风俗民情都和台湾一样。尤其是村中阿公阿嬷的温暖投喂,令他们幸福地增重了。

从左往右:大头、赖赖、强森

他们把城内村当成自己的家园来提亮、增色,注入新生,举办了美食节、音乐会,进行了古厝改造,创办了月老办事处……让这一古老村落重回青春,成为厦门新晋的网红村。

“我们就是号召两岸的年轻人一起跟村民成为我们的乡村推荐官,透过以人为本的概念,去挖掘乡村的故事。”

在团队中负责创意、设计、音乐等方面事务的赖赖,来到城内后,创作了不少原创歌曲。这一次,他们三人用一首赖赖原创的《两岸青年》,传递出了他们创新创造力。热情四射的表演,激扬起了论坛最高的强音。

本届论坛通篇贯穿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这一主线,与往届相比,在台青的参与面上也有显著变化:一是参与的台青“多”,为年以来最多的一届;二是参与的台青“新”,第一次参加海峡青年论坛的台湾青年约占台湾嘉宾总人数的70%以上;三是参与的台青覆盖面“广”,除台湾来的嘉宾以外,还有来自福建各地、大陆各省的台青参与,涉及乡建乡创、中华文脉、创新创业等多个领域。

论坛上,来自中国台湾希望在大陆创业的12位青年表达谢意与期待

这一年,我们带着总书记的期许与厚望,再上新程;这一年,我们互学互鉴同心同行,不舍昼夜;这一年,我们欢喜逗阵携手打拼,绽放异彩。

台湾海峡潮涌不息,两岸青年交融共进。

厦门六中博雅合唱团为第二十一届海峡青年论坛演唱《青春不停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xiadaobaoa.com/bbfz/184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