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紫虹姑娘
这几天,厦门有些人的妻子或丈夫“失踪”了。厦医院医学检验科的林瑞碧和丈夫同时失踪,两人已经好几天没回家了。
白天她就在厦医院实验室忙着核酸检验工作,晚上就选择原地休息,因为家在同安,她近期都没有回家。
丈夫白医院的核酸实验室中奋战,夫妻两人同时“失踪”,空荡荡的房子也在等着战疫胜利那天,他们夫妻俩回到家里生火做饭,重拾烟火气。
“兄弟,明天我要去核酸采集,晚上夜班跟你换一下可以吗?”9月13日晚,厦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医生刘达,一接到明日开展核酸采样工作的通知,便谦逊地请求跟同事换班。
他和妻子说好了,一个去做核酸采集工作,医院抓防控,两人一起努力为厦门战疫贡献刘家力量。
在医院忙着协调人员、抓防控的还有王伟,厦门疫情这几天,他每天都是凌晨才下班,一忙竟然连自己的生日也忘记了,还是同事提醒,他才想起前两日是他生日,他觉得,抗疫即是一种庆生方式,他感到很开心。
医学生虽然还未持证上岗,但是这次战疫中她们也不甘心旁落。
医学生志愿者陈芊毓积极参与思明区开元街道希望社区的核酸采集工作,和网格员一道上门为社区里行动不便的老人采样,被她捅过喉咙的老人长寿者达岁,年轻者也有85岁高龄。
除了前去支援莆田的名医务人员,在厦门本土“作战”的医务人员有超名,正是这3余人用自己的力量,在守护着万厦门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再单薄的身躯此刻也显得很伟岸了,再着急的吃相,也是侧颜杀。
他们在积极引导
在疫线上,有两种颜色最为显眼——天使白和志愿红,天使白在忙着捅喉咙进行核酸采样,志愿红则在解答着群众的问题,维护着现场的秩序,不管是在采集点,还是在管控区,总离不开这两抹颜色。
9月13日上午,同安区疫情形势陡然升级,仅用了一个小时,区政府就集结了名志愿者,其中老师占了名,村居志愿者名。志愿者中有位54岁的阿姨,她说,很多年轻的老师要么家里孩子小,要么怀孕,今天刚好是我54岁的生日,支援核酸检测将成为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儿。
同安区阳翟小学的柯老师14日通宵在学校的检测点工作,很多来这里的人都是美团、饿了么、京东等地快递员,只有凌晨不派单了他们才有时间做核酸检测,来检测点的时候因事先不知道要带身份证,而且不知道提前扫码预约等,让登记工作陷入麻烦,柯老师不忍心赶他们走,只能引导他们念出自己的身份证、电话等,尽力帮他们做好登记,这几天她离开检测点的时候,天是鱼肚白,已经凌晨四点多了。
他们在全力配合
9月14日,厦门决定启动全市全员核酸检测,启动全市全员核酸检测第一天,截止到当天下午4点,仅过了8个小时,厦门已经完成了人次的核酸采样工作,出具人次的检测报告,也就是说,仅8个小时,近一半的厦门人已经完成了核酸采样,近28%的厦门人已经得到了检测结果。
厦门战疫速度如此之快,除了医务人员坚守岗位,快速、有序地开展工作外,也离不开万厦门人的全力配合。
这几天秋老虎依然在厦门肆虐,即使是早上八九点,室外温度也达到了32、33℃,即使头顶着渐渐高升、升温的太阳,厦门人依然默默排在自己的位置上,只为了被捅一下喉咙的几十秒,长队、日晒,即使排队可能排得中暑,也没有拒绝核酸检测,回去躲在空调房里。
半夜被叫醒的孩子、7个月大的宝宝……厦门的父母都以一种近乎残忍的方式,默默配合着厦门的所有防疫政策。
他们在默默付出
有些人不是天使白、不是志愿红,他们没有亲临疫线,但是他们也在用自己的力量为厦门战疫努力着,比如环卫工,要妥善转运、处理隔离区、高风险地区的生活垃圾;比如警察,要妥善维护各地的秩序,积极处理涉疫警情、排查涉疫人员;比如很多没有具体身份特征的人……
在集美区岩内村,某个体户对志愿者说,你们忙着去做志愿者,我就来做好吃的给你们吃,也算我们家为大家做贡献。然后做了一大锅的疙瘩汤、煎饼和炸扁食,为附近的志愿者、交警等提供餐食。
资料来源:
厦门网:家中老人出行不便22岁"准护士"上门为百岁老人采样
中国网教育:厦门全员核酸检测,七个月大宝宝做核酸不哭不闹,网友:可爱又勇敢
今日头条海峡导报:战“疫”一线总有感动不期而至
今日头条漫怪妙情A
今日头条预见村宿
今日头条海涛of中国:这是厦门市同安区阳翟小学的柯旸老师发的
今日头条街边趣味
厦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