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昨日出台新高考的两个重要配套文件,会考成绩将首进高考。不过,福建省新高考何时开始,怎么考,仍无定论。
九月份,国务院发布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指出,在今后新高考方案中,考生高考总成绩=3+3,前面的“3”指的是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后面的“3”指的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俗称“会考”)的3科,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录取参考。教育部昨日就是出台最后的“3”“怎么考”和综合素质“怎么评”两个配套方案。
年12月16日上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这是《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重要配套政策。《意见》出台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有哪些主要政策要点以及如何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负责人就这些问题做了解答。
学业水平考试覆盖全部14个科目
作为“升级版会考”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覆盖所有科目,防止严重偏科。为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考试组织方式分为两种。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考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通用技术、信息技术考试,可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统一要求,确定具体组织方式。
在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省(区、市),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由学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学生可以在完成必修内容的学习,对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有一定了解后确定选考科目。
计入高考科目成绩以5个等级呈现
学校要均衡安排每学年的授课科目,统筹确定每个年级的学生参加考试的科目数量,原则上高一年级2个科目左右,高二年级6个科目左右,高三年级6个科目左右。
各省(区、市)每年组织安排的考试要覆盖所有科目,满足不同学生选考的需要,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学期结束时。各省(区、市)要创造条件,为有需要的学生参加同一科目两次考试以及更换已选考的科目提供机会。
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以“等级”或“合格、不合格”方式呈现。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以等级呈现,其他科目一般以“合格、不合格”呈现。以等级呈现成绩的一般分为五个等级,位次由高到低为A、B、C、D、E。
改革实施之后可文理兼修文理兼考
这次改革努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一是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和“等级”方式呈现,除了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科外,其他学科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教学要求,考试合格即可。不参加高考的学生,不需要和其他学生学习、备考一样难度的教学内容。
改革后,计入高校招生录取的3科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是可选的,可以扬长避短,学习有兴趣和擅长的东西。
此外,现行高考是将高一、高二学习的内容一直带到高三“算总账”,三年中各门考试科目一直处于备考过程,并且毕业时集中考6门,学生考试的门数多、强度大。改革后实现每门课程学完即考,可以分散备考的门数,缩短备考的持续时间,减轻心理压力。
实行高考综合改革后,给高中教育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一些变化,主要是原来学生只能选择文综、理综,多数学校按文科班和理科班教学,现在学生可以文理兼修、文理兼考,选择权进一步加大,学校按学生的选择实行走班教学。
综合素质评价明确五个考查重点
综合素质评价旨在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进行观察、记录、分析,促进评价方式改革,转变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做法,为高校招生录取提供重要参考。《意见》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分为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方面,明确了每个方面的考查重点。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长期以来我们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是有要求的,如热爱集体、关心他人、有社会责任感等,这些要求比较抽象,难以直接把握。为此,《意见》强调综合素质评价注重考查学生的行为表现,特别是通过学生在有关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来反映其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如思想品德方面,不仅要看学生参加公益劳动、志愿服务活动的具体内容,还要看参加的次数、持续时间等,学生在这些活动中的行为表现是可以考查、可以比较的。
关于材料使用问题,《意见》提出“综合素质评价”可用于高校招生。高等学校要制定科学规范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办法,组织教师等专业人员对档案材料进行研究分析,采取集体评议等方式做出客观评价,高中教师不参与,有利于评价的公平公正。
来源:东南网综合新华社、京报网报道
福建已在校高中生不受改革影响
尽管高考改革配套文件已出炉,但福建今年新一届高一学生仍不会受此方案的影响。
按照高考改革“三年早知道”的原则,新高考最早的实施时间是政策公布三年后。就算福建高考改革政策年内出台,也要往后推三年才实施。
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此前宣布:年上海市、浙江省两地分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从今年新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实施,高二、高三学生继续实施现行高考办法,不进行试点省份的学生也继续实施现行办法。也就是说,今年福建新一届高一学生高考科目仍为3+文综/理综。
来源:东南网12月1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梁静)
福建首场新高考最迟年举行媒体解读配套方案
小明即将面临新高考,新高考成绩由六科组成,语、数、英安排在六月份统一高考进行,其中,英语可以考两次,选最好一次成绩,另外三科可从会考的史、地、政、物、化、生中自选三科计入高考成绩;综合素质评价则由中学评价,提供给高校录取参考。他有几个问题希望得到解答。
1、考什么
会考14科目全覆盖
《意见》说,会考是全覆盖,小明要参加高中所有科目共计14科会考:
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九科,实行省统考
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通用技术、信息技术考试,可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统一要求,确定具体组织方式。
●对比:现在的会考无需考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通用技术。
2、何时考
高中每年都有会考
会考一般安排在学期结束时考,不过,每次考几科,小明并不能随心所欲——《意见》要求学校统筹确定每个年级的学生参加考试的科目数量,原则上,高一年2个科目左右,高二年6个科目左右,高三年6个科目左右。
《意见》要求,每年会考都要覆盖所有科目,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为有需要的学生参加同一科目两次考试以及更换已选考的科目提供机会。
●对比:新会考方案显示,即使文科考生,也必须参加物理、化学和生物考试,即“反向考”,不过,现在的会考也是这样,只不过“反向考”在高二上结束。
3、怎么计分
会考全合格才有毕业证书
小明的14门会考成绩,有两种计分方法,即“等级”和“合格、不合格”。其中,计入高考的三门以A-E五个等级呈现,其他科目一般以“合格、不合格”呈现。
小明的14门会考必须都要合格,才能获得高中毕业证书。此外,高招时,他的所有会考成绩也必须提供给高校。
●对比:现在的会考成绩和高考没有任何关系。
4、如何选择
计入高考的会考成绩分五等
小明怎么从会考科目选三科计入高考成绩?从《意见》看,小明可“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科中自主选择三科,可以文理兼修,文理兼选。从《意见》看,虽然高考数学不分文理,但是,小明还是可以通过自选的三科来决定自己是要文科倾向,还是理科倾向。
小明要计入高考的三门会考成绩是按等级,分五等,即A、B、C、D、E。
各等级是这样划分:A等级15%,B等级30%,C等级30%,D、E等级共25%。E等级为不合格。
新高考中,决定小明能否被某高校录取,除了六科高考成绩,综合素质也算数,它由中学记录,录取时提供给高校参考,但《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并未说明如何参考。
1、评什么
综合素质评价有五方面
小明的综合素质评价有五个方面: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每个方面有考察重点。如在思想品德方面,重点是学生参与党团活动、有关社团活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
2、怎么评
评价要形成档案进行公示
评价有五个程序:写实记录、整理遴选、公示审核、形成档案、材料使用,每个程序都有要求,如写实记录由小明自己填写活动记录单,教师做指导;再如整理遴选在每学期末由教师指导小明进行。材料要具有典型性。小明用于招生使用的材料,学校要进行公示,相关教师要签字确认。
三科成绩计入高考通过等级淡化分数
假如某省参加物理会考的考生有10万人,那么,成绩在前名就属于前15%的A等,其中第名的成绩就是物理A等的分数线。
那么,等级又是如何计入高考分数?《意见》并没有说,按照上海实验方案,会考计入高考的三门科目,每门满分是70分,即A等70分,B等以后以一定分数递减,如果小明物理会考以90分获得A等,小张以80分获得A等,那么,他们计入高考成绩,都是70分。这也是此次改革的重要目的:淡化分数。
新高考五大看不懂
昨天的配套方案公布后,业内人士也大呼“雾煞煞”!总的来说,新高考至少有五大“看不懂”。
到底是减负还是增负?
教育部昨日强调,这次改革努力减轻学生负担,论据是,成绩以等级呈现;现行高考是将高一、高二学习的内容一直带到高三“算总账”,三年中各门考试科目一直处于备考的过程中。改革后,与高校招生录取挂钩的会考安排在三年中完成,实现每门课程学完即考,可分散备考的门数,缩短备考持续时间。
不过绝大多数人认为增负。新会考意味着从高一就要进入高考状态。此外,会考还允许考两次,这也就意味着加上六月份高考,某些考生要有七次“高考”。
14门会考都是“高考状态”?
改革后,会考地位扶摇直上,它的公平、公正变得更重要。有人说,一次高考,就已经弄得城市鸡飞狗跳:汽车不鸣笛,飞机要绕飞,警察全部上岗,爱心车队伺候,城管要抓禁噪,工地停工,真不敢想象以后一年有14门会考,要如何折腾。
三门会考怎么选、文理是否不分?
新高考中,考生可“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来确定要把哪三门带入高考中,但是,高校什么时候把要求告诉学生?学生是不是高一就要决定报考哪所高校?全国所有大学、所有系的招考要求是哪3门会考要求?6门会考,任取其中3门,可以计算一下排列组合是多少种?不同组合的成绩含金量如何衡量?估计最后还会以文理来分,所以有人说,新高考宣称的“文理不分”似乎不现实。
综合素质评价会不会成为鸡肋?
综合素质评价中,如何把素质量化?也是难点,有人说,中考的综合素质评价已是前车之鉴: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中招时也就走走场。
到了高三可专攻语数英?
虽然每学年会考多少科,都有规定,譬如,高三考六门左右,但是,“聪明”的学校会在高一、高二结束完除语数英之外的会考,并把艺术等这类可自行组织放在高三,那么,高三就专攻语数英。如果这样行得通的话,那么,高三就专上语数英,学校中除语数英以外科目的教师的需求将大为缩减。
我省首场新高考最迟年举行
昨日公布的是国家方案,福建省什么时候开始新高考,怎么考,目前仍没有消息。省教育考试院昨日的口径仍和九月份一样:国家的先期试点没有福建,因此福建省暂时还没有出台配套的文件,将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来推进。
国家统一部署是:年在浙江和上海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年全面推进,到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换句话说,福建省最迟也要在年高一新生开始招生考试改革,即第一场新高考最迟在年举行。
省教育考试院当时还透露,福建省已经在进行前期准备,具体实施一定是“三年早知道”,会给考生充分的准备时间。
来源:厦门网-厦门日报记者佘峥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以教育部门官方公告为准。)
白癜风治疗需多少钱白癜风有什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