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导报双十高三地理文综备课组长陈

陈永亮厦门双十中学高三地理、文综备课组长

地理

构建重点知识建立答题模式

地理试题整体难度适中,选择题部分难度由易到难过渡性好,但也不乏拦路虎,如第3、8、9题;综合题部分问题指向比较明确,其中第37(3)题难度较大;选考题环境保护模块难度略低于自然灾害与防治。

●冲刺建议

1.精选练习,适度做题。

通过做题,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审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比如省质检第37(2)题,本题要求考生说出“竹节沟”的作用并分析修建的原因。这一题包含两个层面,首先考生需通过“竹节沟”地形剖面图说出“竹节沟”的作用,然后再结合气候资料图、茶园“竹节沟”景观图和材料分析修建的原因。

因此,针对试题设问,明确题目要求,提取关键词,找出显性条件,挖掘隐性条件,有效地提取和加工信息,是提高解题准确性的前提和核心。

2.归纳总结,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我们再次来看省质检第37(2)题关于“竹节沟”的问题。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中曾多次出现与沟渠相关的考题,而不同背景材料下的沟渠的作用又不同,沟渠可以用于排水、引水,也可以用于灌溉、保持水土,还可以用于防渗、保温。比如年高考福建卷第37(3)题,说明甲国建设农田灌溉系统的自然原因。这里所指的“灌溉系统”既是引水渠,也是排水沟。

3.构建重点知识,建立答题模式。

比如省质检第37(1)题,描述甲河下游的水文特征。水文特征的描述应从流量大小、水位季节变化、汛期、流速、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加以表达。省质检第37(3)题,从内外力作用角度,简述宝石富集于冲积层的过程。首先要求考生准确掌握内外力作用的各种表现形式,然后再按形成先后顺序表达出来。

4.运用思维导图,理解基本原理与基本规律,牢固掌握地理要素或地理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答题的逻辑性和有效性。如省质检第37(3)题,作答时,考生不仅要准确掌握内外力作用的各种表现形式,而且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的顺序不能乱。

分享双十智慧,传递双十理念,讲述师生故事,见证发展历程。

点击图片上面蓝色字“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即可







































白癜风医院呼和浩特哪家好
新疆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fzxqc.com/hxdbys/17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