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新鲜出炉的《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显示:
中国城市居民幸福感排名最高的是:
咱大厦门!
第一名哦!
so,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
然后,我们一起来看下
一位厦大教授发现的——
厦门人民的幸福之源
↓↓↓
“小而精”,如何看待厦门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厦门,一座美丽温馨的城市,一座值得作为家的城市。从年到年,我在这座城市学习、生活了整整十年,之后到美国、香港游历十几年,却一直难以割舍这一方美丽的土地。
年我决定回到母校厦门大学工作,在重新参加同学中秋聚会的时候,发现有一半以上的同学(包括好多外省的同学)一直以厦门为家;同时,身边的同事来自中国和世界的各个地方,他们觉得厦门自然环境宜人宜居、人文环境开放包容,愿意以厦门为家。
让我留意的还有,与那盛开的凤凰花一样,“美丽厦门”的标语随处可见,建设“美丽厦门”的行动如火如荼。毋庸置疑,美丽是厦门的比较优势,但美丽厦门的内涵却是从比较优势走向竞争优势。
观察厦门看硬实力也要看软实力美国哈佛大学的波特(MichaelPorter)教授提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并明确指出其分析框架完全适用于对地区、州和城市等级别的分析,他说:“比较优势理论一般认为,一国的竞争力主要来源于劳动力、自然资源、金融资本等物质禀赋的投入。
而我则认为这些投入要素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其作用日趋减少。一国的竞争力不可能由其国土的大小和军队的强弱来决定,因为这些因素与生产率大小没有直接的关系。取而代之的是,国家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和支持性制度,以确保投入要素能够高效地使用和升级换代。”
正是从波特开始,竞争力理论进入了系统化研究时期,也涌现了一批城市竞争力理论。大多数理论都侧重经济结构因素,即城市地理、基础设施、产业企业和矿产资源等硬实力,这些因素对城市的影响显而易见,也易于量化和测度。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制度、环境、生态、文化、教育、规划等因素日益成为解释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甚至核心因素,软实力在城市的持续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城市竞争力理论及其最新进展来审视美丽厦门,它强调的不仅是城市的硬实力,而且将软实力作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核心。
首先,那种把美丽厦门简单等同于旅游胜地、或者认为厦门只发展旅游业而没有实体经济的观点都有失偏颇。
自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以来,工业化一直是产业发展的主旋律,年工业占厦门GDP的37%,列各行业之首,近年来,产业的转型升级被列为美丽厦门行动计划之首,面对经济新常态率先调结构,经济发展顶住下行压力,已经迈过了转型过程中最艰难的阶段。
同时,厦门积极推进市县“多规合一”,这不是把各类规划简单得叠加在一张图上,而是遵循生态城市建设理论,并将经济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相结合,确实提升城市竞争力。厦门开放、包容的美好气质使市民和外来人才愿意来、居得住,成为厦门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
“小而精”的厦门经济转型快东南沿海重要港口,紧临亚洲四小龙之一,最早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五个计划单列市之一,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之一……这些光环可以同时形容深圳和厦门。
然而,与火箭般上升的深圳经济相比,厦门的经济增长如同这座城市的性格,温文尔雅,不紧不慢。究其原因,一些客观条件限制了厦门过去的发展空间,如厦门岛三面环山,可供开发土地不足,与内陆交通不便,腹地辐射狭窄,地理劣势和台海局势使得厦门很难获得大型国企和国家主导项目的青睐,等等。于是,厦门走了一条精细化发展之路。
年厦门GDP只有深圳的20%,但是城市单位面积的GDP是深圳的70%,其中工业“小而精”,去产能负担小,结构调整快,形成了以电子设备和高端装备制造为主的工业体系。年,厦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到65.9%,高耗能行业的份额进一步缩小,工业经济转型发展进程取得明显成效,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的增长率分别为8.1%和7.9%,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名列前茅,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0.吨标准煤,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0%左右,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
同时,厦门市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年的26.5:51.6:21.9调整至年的0.7:43.5:55.8,产业结构高级化推进,第三产业占比以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都已超过第二产业。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各个子行业占比均衡,在商务部对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城市的复评中名列全国第一。
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速,航运物流、软件和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等产业链都即将突破千亿,加速二、三产业融合、推进产业高端化发展;而一直以来作为厦门名片的旅游业也不仅仅是一种消费性服务业,可以发挥“旅游+”的强大渗透力,推动旅游与相关产业的跨界融合,培育或延伸产业链条,例如,伴随着中国私人财富持续快速增长,离岸财富管理需求日益强劲,厦门可以利用其自贸区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和两岸三地紧密合作的区位优势积极探索“金融旅游”,即以跨境投资和财富管理为主题的新型旅游服务,升级转型厦门现有的金融业和旅游业,打造厦门的新品牌、新名片。
“十三五”期间,厦门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任务是着力振兴实体经济,不求快求大,聚焦发展电子信息、旅游文化、现代物流等三大主导产业,培育发展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海洋高新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打造十余条千亿产业链,加快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全面增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厦门市第一季度的主要经济指标进一步向好,产业转型升级的成效正逐步显现。
厦门的宏观税负处于同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合理区间厦门的宏观税负问题一直是媒体治疗白癜风有什么偏方吗白癜风用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fzxqc.com/hxdbys/1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