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十年》《感恩的心》这些歌曲

“导报十年不寻常,祝愿来日更辉煌!”

导报评报团成员有9位代表被特邀参加晚宴

“从厦门走向全国,为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这次来导报,感受最深的就是导报变化太大了,导报现在是真正地壮大了现在的导报,信息量很大,很受读者欢迎

台海网3月10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詹文 崔晓旭 陈洋钦 曾进根 曾毓慧/文 黄少毅 吴晓平 张向阳 沈威 陈巧思 梁张磊 巫芳/图)

十年不寻常来日更辉煌

海峡导报创刊10年来,立足厦门,服务厦门,服务海峡两岸人民,坚持了对台宣传的特色,坚持了市民报的特色,在厦门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发展自己,壮大自己,为厦门经济特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特别是近几年来,海峡导报更加自觉海峡导报广告价格地融入到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之中,更主动地服务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中心,更贴近地服务人民群众,在海峡两岸人民群众的交流中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最温馨的场面

丁晓峰(原海峡导报员工,现每周文摘副总编)

“在服务全局、服务中心、服务人民和服务和平统一大业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昨晚的庆典上,蔡小伟还为获得海峡导报2008年度 “十佳业务标兵”荣誉的员工颁奖,并为标兵们授花

孩子的家教读导报长大

读导报既亲切又陌生

超级头版,记录十年成就

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何立峰,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唐国忠也对导报10周年生日表示祝贺海协会,国台办,中国国民党荣誉党主席连战,国亲新三党党主席吴伯雄、宋楚瑜、郁慕明,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等也为导海峡导报登报电话报发来贺信

记忆长廊

为两岸民众交流做出贡献

在导报创刊十周年的好日子里,我代表在北京的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唐国忠,也代表福建日报党组向海峡导报表示热烈的祝贺

应邀出席晚会的9位评报团代表,他们一边吃饭,一边还不忘点评晚会、点评导报难怪有人自嘲:“看来我们犯职业病啦!”龚洁老先生就拿着当天的导报,与来敬酒的导报副总编吴建忠交流起了看法身为评报员,平时他们都是通过呼叫中心的接线员,将评报意见转达给采编人员评报员和接线员可算是“老相识”,却从未谋面晚宴上,这些“老相识”纷纷过来向评报员敬酒当评报员报出自己的号码时,接线员竟能立即叫出他们的名字,令在场的评报员感动不已

我发现导报已兵强马壮

最后,总结一句话,“导报十海峡导报广告刊例价年不寻常,祝愿来日更辉煌!”

上一页

导报办在厦门,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因为厦门是两岸同胞交流的最前沿,还有《福建日报》作为依托看来,当年这个选择是正确的现在,海峡导报不仅在海峡两岸有了影响,还在向海峡两岸以外的地区辐射

再过些许时日,海峡导报将派出记者到台湾驻点采访,这对于增进两岸新闻交流必会大有裨益我祝愿海峡导报事业再登新高、蒸蒸日上!我也祝愿海峡西岸与世界各地的交流合作不断扩展,取得显著成就!

在海峡导报创刊10周年之际,我受何立峰书记、陈炳发副书记和洪碧玲部长的委托,并代表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厦门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对海峡导报10周年来取得的成绩表示热烈的祝贺!

你见过3米高的头版报纸吗?昨晚庆典晚宴现场,牡丹大酒海峡导报报电子版楼楼下,一张导报人专有的《海峡导报》封面大头版盛大“出版”所有参加晚宴的人,都驻足端详惊叹

1999年,导报创刊,我在台湾新闻部负责对台宣传,在这里整整工作了3年,当时的对台宣传是导报的重点,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国台办、省台办的好评那时候,我们做的都是基础性的工作,现在,导报发展得非常好,对台新闻方面,不论是量还是质都有巨大的提高,这让我感到十分高兴2005年,我光荣退休了,应该算是导报创刊以来,第一个退休的老员工了我发现导报已经兵强马壮,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祝愿导报越办越好,希望导报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为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做出新的贡献

张铭清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

海峡导报1999年3月9日创刊,历经10年征程,这份全国唯一以台海新闻为海峡导报订报电话主的综合性市民生活报,已经成长为福建日报报业集团的一份重要媒体,一份扎根厦门、影响闽南、辐射海峡两岸的主流媒体十年来,海峡导报取得一系列的成就,而今迈步从头越

台海网3月10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詹文)“十年磨一剑,导民生,报民意,激扬文章”,这是导报十年的真实写照昨晚,海峡导报举行10岁生日庆典,对于导报十年的发展,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亲笔批示:“海西先行,导报正当时,对导报所经历的十年创业表示祝贺”

十年来,导报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办出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取得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十年来,导报取得的成绩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也得益于厦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和关心同时,导报十年的成就也得益于导报1000多名员工的厦门海峡导报电子努力创业在这里,我向长期以来关心导报发展的领导、同志表示感谢

(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党组书记、社长、总编辑)

(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党组书记、社长、总编辑)

典礼特写

叶崇正(原海峡导报员工,现已退休)

“看到那些老记者的名字,总感觉那些文笔很亲切;看到一些新记者的文章,尽管有点陌生,但一想到导报又添新人,又会感到很激动”尤大海先生微笑地说着

上一页

(厦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党组书记、社长、总编辑蔡小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朱清,厦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林聪明,福建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蒋达德,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原福建日报社党海峡导报广告代理委书记、社长黄诗筠,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原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党组书记、社长、总编辑陈逸清,原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党组副书记、副社长、总经理周昌仁,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党组副书记、副社长、总经理刘瑞洲,党组成员、副总编辑郑卫华等领导出席了昨晚的庆典仪式,共同庆祝海峡导报10周年生日,并对导报未来的发展寄予更高期望

尤大海(原海峡导报员工,现晋江经济报财务总监)

尽管身在晋江,但每日阅读导报的习惯,尤大海可是一点都不打折扣,“可能不在导报工作了,但总怕久了,会失去这个老朋友”他说,与以前所不同的是,现在阅读导报的心情更加亲切了,也更加急切了

特邀评报员妙语连珠评庆典

上一页

林聪明

(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外宣办主任、省政府新闻海峡导报联系电话办主任)

嘉宾致辞

蔡小伟

我是从港台信息报过来的,参与了导报的创办,是导报第一批员工我刚来时,在总编办当副主任,后来是采访中心时政部负责人,再后来我又到台湾新闻部,导报台湾新闻的第一个版就是我做的

庆典仪式现场,舞台中央一个巨型的海峡导报报箱吸引了全场人的目光它完全是仿真的,不同的是,它比安放在千万百姓家的海峡导报报箱足足大了10倍,前面还有个屏幕

上一页

十年是导报一个新的起点前不久,省委书记卢展工亲笔批示,“海西先行,导报正当时”,就是希望导报继续办出对台特色,为海峡西岸“两个先行区”的建设做出贡献

十年是导报一个新的起点

这个头版的封面大照片和新闻导读,都是导报十年成就的“浓缩”版面呈现,十年连缀成珠其实,海峡导报它和我们每天出版的导报头版设计完全一致,只不过,大多了,足足3米高

今天最具特色的演唱有好几首歌首推当数台湾报人的《绿岛小夜曲》,跨越台海而来,正显导报特色而《十年》、《感恩的心》这些歌曲,恰与导报十周年庆暗合改编的《龙的传人》尤其让人耳目一新整台晚会,导报人唱的歌,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从中可窥见导报 “企业文化”功底深厚

曾经在导报工作过5年到晋江经济报任财务总监后,每逢来厦出差或休假,尤大海先生都会抽出点时间到导报办公大楼找老同事“唠嗑”几句

“为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展示新作为”

朱清

当前,台海局势持续积极变化,两岸全面“三通”已经实现,交流合作日趋频繁,且互利增多、空间广阔希望海峡导报深入贯彻厦门海峡导报新闻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更好地围绕海峡西岸“两个先行区”建设,大力宣传新时期闽台之间深化“五缘”、拓展“六求”的新进展,为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展示新作为今年5月中旬,福建省将与国家有关部门在厦门联合举办 “海峡论坛”,诚邀台湾各界人士前来共议合作、共谋福祉,这是一项推动两岸民间深入交流、增强互信、共创美好未来的实际举措,其意义重大而深远海峡导报要进一步做好“海峡”文章,突出“先导”作用,为办好“海峡论坛”营造好氛围,助力添光彩我们在此竭诚欢迎并盛情邀请台湾各媒体参加 “海峡论坛”,恳盼建立和发展闽台新闻界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厦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最具特色的厦门海峡导报登报演唱

上一页

海峡导报自创办以来,经过10年发展,目前已成为在两岸乃至海外颇具影响力的媒体

海峡导报这十年的发展,可以说是与两岸关系同步,非常有意义2008年5月1日,台湾局势发生重大变化,两岸关系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海峡导报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相信导报会做大做强,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上一页

朱清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

金尚中学副校长王有光是本报的特邀评报员之一,在昨天的导报十周年庆功晚宴上,他们作为嘉宾被邀请出席评报员的工作,就是对导报每天见报的新闻进行点评,而王校长在宴席之间也不忘“本职”,即兴选择晚会上的几个小花絮,做了精彩点评

进一步做好“海峡”文章

值得一提的是,投进去的10份报纸,是导报创刊到现在,每年3月9日的 《海峡导报广告海峡导报》,也就是《海峡导报》每年的生日报,十年,十份意义非同一般

希望导报进一步讲大局、讲责任、讲政治,进一步办出风格,办出特色,从厦门走向全国,为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1]

最“用功”的嘉宾

上一页

投报口在报箱上方,第一份报纸在全体人员的掌声中,投进大报箱,报箱前面的屏幕上,一个巨大的“1”字占满整个屏幕,象征导报征途走过了第一年同一个时间,舞台旁边的投影屏幕上出现了导报创刊号的封面,许多老导报人看到这个版面,感觉异常亲切,回忆起当年创业时的艰辛

林聪明

上一页

我孩子的家教小陈是福州一所大学的学生,她是厦门人前几天,我问她,知不知道海峡导报,她说她知道,她今年20岁,是读着海峡导报长大的她一听说今日海峡导报我曾参与海峡导报的创办,激动地马上和我拥抱

(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外宣办主任、省政府新闻办主任)

展望未来新的10年,希望海峡导报在服务全局、服务中心、服务人民和服务和平统一大业中取得更大的成绩祝海峡导报越办越好!

唐国忠部长也专门从北京发来贺信,他在北京看到打印贺信的是普通的白纸,特意要求更换,换成红纸打印贺信这个细节说明,他对导报今后的发展寄予了莫大的希望

蔡小伟

张铭清

十份生日报浓缩十年历程

第二份报纸接着投入,“2”字闪现,舞台旁的投影屏幕上出现导报两周岁生日那天的头版第三份、第四份、第五份……当最闪亮的数字——— “10”出现时,大屏幕闪出导报十周岁生日那天的头版,也就是昨天报纸的头版这一瞬间,礼炮鸣响,掌声海峡导报广告电话四起,导报十年的历程和成就,浓缩于此


儿童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fzxqc.com/hxdbys/1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