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的解释称

若说器官捐献的“穷人境界”,全是出于对相关“经济补偿”的获取,当然不够公允

一项统计表明,公民从登记自愿捐献器官,到真正实施器官捐献,其比例只占了15%左右这是因为,除了器官老化、失去活力外,如果志愿者患有某些特定疾病,器官也不符移植要求另外,捐献者年龄方面,儿童最好大于3个月、重5公斤以上,成人最好小于55岁即便如此,现实中自愿登记捐献遗体者,为何仍是寥寥无几,且器官捐献者也以“穷人”居多?我觉得,这不仅仅是宣传引导有待改进提高,相关法规尚需着力推动,一个较为现实的症结还在于,器官捐献的话题常是浅尝辄止,或是有意无意地对“穷人境界”的成因避而不谈

“爸爸不行了,我愿意把他的器官全部捐献出去”近日,从贵州来厦打今日海峡导报工的小穆,红着眼睛签下了人体器官捐献志愿书;手术室内,他51岁的父亲穆玉强,因哮喘病发作抢救无效,再也没能醒来但穆玉强捐赠的肝、肾等,将让3名与死神抗争的重症患者重获生存希望,并使2名患者重见光明(10月26日《海峡导报》)

本文来源:山东商报

的确,器官捐献属于无偿奉献但从2012年起,我国卫生部门就公开表示,将探索并创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器官捐献和移植体系,并摆脱对死刑犯器官捐献的依赖,器官捐献体系将考虑纳入一定的刺激机制,给予一定的人道救助经济补偿官方的解释称,诸如住院医疗费用的减免、捐赠者家庭的医疗保险、困难救助、学费优惠、税收减免,包括殓葬费用等,都可以纳入考虑“经济补偿”的范围

所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就现实海峡导报广告报价社会来看,通过器官捐献者的无私奉献,人们时时都在感受这种帮助他人“重获新生”的崇高但媒体调查也发现,不少地方的捐献器官者,多数是外来务工者等贫困群体以厦门为例,今年实施的三例人体器官捐献者,就无一例来自本地市民正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所言,“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贫穷富有是没有关系的往往完成这种高尚奉献的,不是富豪家庭,不是高知人士,大多数是那些贫苦、平凡的人”换言之,分析器官捐献的“穷人境界”究竟隐喻了什么,可能比人云亦云地简单称道和点赞,更值反思与深省然而,现实发出的追问是:那些全额或部分享受着国家医疗保障待遇的群体,有什么理由对“捐献境界”装聋作哑,或是不闻不问?事实上,2014年4月2日,陈竺、华建敏、李海峡导报广告刊例价金华等的中国高级官员,就在北京协和医院登记捐献器官意愿,以实际行动表达对器官捐献事业的支持因此,看到器官捐献的“穷人境界”,确有必要像某些发达国家,寻思一种更为积极的促动策略,使之尽快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境界” 司马童


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fzxqc.com/hxdbys/10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