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要用多少钱 http://www.jk100f.com/m/
来源:台海网
台海网5月2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钟鸿瑜/文陆军航/图)哪些基层政务及公共服务案例(品牌)最受厦门老百姓肯定和欢迎?这一问题有了答案。近日,首届厦门市民口碑榜——十大基层政务及公共服务经典案例(品牌)评选专家评审会在海峡导报社举行,来自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市委党校等的专家学者,对遴选出的50件基层政务初选案例(品牌)逐一评审并打分。最后,加总专家评审成绩(50%)和网络投票成绩(50%),首届厦门基层政务和公共服务经典案例(品牌)“双十强”名单正式出炉。
针对此次活动及成功跻身“双十强”的基层政务及公共服务经典案例(品牌),与会专家给予了高度评价。“以市民的视角,点赞在民生实事上有所作为的基层政务和公共服务部门,很有意义。”“活动在市民和基层政务及公共服务单位之间搭建了一座很好的桥梁。”“不管是入选街道社区十大经典案例(品牌),还是入选基层职能部门十大经典案例(品牌),都较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有创意且效果好,在满足基层群众需求方面,件件堪称精品工程。”
新年伊始,海峡导报联手厦门社会发展研究会,重磅推出首届厦门市民口碑榜——十大基层政务经典案例(品牌)评选,并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厦门十大基层政务经典案例(品牌)候选名单。消息公布后,各基层政务部门和市民热情参与,并积极推荐他们心目中的基层政务好案例(品牌),被热荐的基层好案例(品牌)数量近件。经过认真考虑和精心筛选,50件基层政务及公共服务初选案例(品牌)进入最后的决选,争夺“双十强”名额。
首届厦门基层政务及公共服务十大经典案例(街道社区)
1.殿小二
●所属单位:湖里区殿前街道
●上榜理由:殿前街道党员干部甘做为企业贴心服务的“殿小二”,用力用心用情精准对接服务企业,以“一对一”、“点对点”、“端对端”的“五星级”服务,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百米,形成良好政企互动新生态。
2.后坑夜话
●所属单位:海沧区东孚街道
●上榜理由:利用乡村振兴市级示范村的党群服务驿站、生活馆,创建了“后坑夜话”品牌活动,打造了人才交流平台。“后坑夜话”以夜聊畅谈、集聚座谈的模式,传党声听民意畅谈乡村振兴。此举成为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沟通平台和催化剂,为进一步落实乡村高质量发展比学赶超创造舞台。
3.吕岭社区敬老餐厅
●所属单位:湖里区江头街道
●上榜理由:作为厦门市首个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社区惠民餐厅,陪伴社区居民整整五年光阴,餐厅成了不少社区老人“家门口的食堂”。餐厅推出的“爱心米饭”公益项目,小小的一碗爱心米饭,承载着暖暖的爱心与大大的希望。
4.“企业公馆”综合平台
●所属单位:湖里区金山街道
●上榜理由:金山街道金海社区创新企业服务平台,积极打造“七站一家”综合性企业服务平台——“企业公馆”,发挥政府及专业社工的力量,为辖区内企业及职工提供全方位、便捷、贴心的服务。
5.“邻里共享柜”便民新模式
●所属单位:同安区祥平街道
●上榜理由:凤祥社区计生协会“金色阳光”志愿服务队,以“近邻凤祥,一起吧”党建工作思路为引领,开创“邻里共享”服务模式,设立“邻里共享柜”。“邻里共享柜”设立后,为百姓们提供了很好的细微化、常态化便民服务。
6.姑婆祖文化
●所属单位:翔安区大嶝街道
●上榜理由:大嶝街道以“一镇一孝廉姑婆祖好家风家训”为主题,展开文旅结合和产业融合,将孝廉姑婆祖文化与乡村振兴、地方民宿产业多元融合。“姑婆祖”品牌,已成为大嶝街道一张响当当的传统文化名片。
7.基层治理“双重圆舞曲”
●所属单位:集美区杏林街道
●上榜理由:杏林街道高浦社区在构建多元协同共治的社区治理工作格局中,推行“网格覆盖”机制和“共驻共建”机制,奏响双重圆舞曲,变“独角戏”为全社会“大合唱”,共织高浦幸福网。
8.内厝“老人之家”
●所属单位:翔安区内厝镇
●上榜理由:内厝镇以“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农村老人生活起居的实际特点,建成独具特色的村级“老人之家”。“老人之家”还以“村级主办、政府扶持、群众参与、企业兜底、互助服务”的模式,建立了良好长效的运行机制。
9.“分级预防,三聚三化”养老服务工作法
●所属单位:思明区滨海街道
●上榜理由:在人口构成单一、“三高”问题日益凸显的滨海街道白城社区,“分级预防,三聚三化”养老服务工作法为老年朋友分级定制养老服务,造福越来越多老年人。“三色”是蓝色、橙色、红色需求预警机制;“三聚”是聚力党建、聚合平台、聚优组织;“三化”是培训常态化、服务系统化、网络持续化。
10.“希望”近邻讲堂
●所属单位:思明区开元街道
●上榜理由:开元街道希望社区“希望”近邻讲堂,三年来不断推动新时代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也将居民群众关心的民生政策传递到家家户户。近邻讲堂将党的新思想、新理论与社区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文化展演活动结合,变单一说教为生动说唱,以讲堂为媒传播时代强音,有效增强基层宣讲实效,为社区强民心、暖人心、筑同心凝聚力量。
评审专家点评
让更多典型项目走进大众视野
杨贵华(民政部专家委员会成员、集美大学法学院教授):媒体携手社会学术团体,推出这样的一个评选活动,扩大了厦门市基层政务和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中有创意且效果好的项目的知晓度和影响力,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建议今后将这一活动继续办下去,让更多的典型项目通过媒体走进大众视野。希望在今后的评审中增加实地考察和体验等环节,并提前向社会公布评选活动,鼓励更多的优秀项目申报参评,也吸引更多市民参与投票,也让评委对各个案例、品牌有更直观、深入的了解,作出更精准的研判。
对基层治理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蒋晓蕙(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此次评选很好地结合当前形势,重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xiadaobaoa.com/hxdbnr/19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