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的诗歌集,收录了其极为出名的乡愁一诗,同时也集结了不少诗人的其他作品。诗集的题目是下次你路过人间已无我,现在去看这本书,正好应了这句话。诗人是一种锦口绣心的动物,他们用敏锐的感知力去深入周遭环境的春风化雨、电闪雷鸣,去拨动人类情感之中最隐秘却又扣住每个人心弦的部分,通过文字讲之记录,其神经纤细程度,远超普通人。每个人能感知的情感部分总是有限的,不同的社会角色和成长经历赋予了每个人对情感感受的不同权重和感知,诗人的诗歌所表达的越是人类情感的共同之处,越是能引发读者的共鸣。同时,诗人作为比普通人接触了更多文字的人,其遣文造句的功夫自然比普通人更甚一筹,加上如果运用一些在现代社会已经并不常见的文字或者专有名词,心情好点的当成重新学习语文,心情不太好的时候直接跳过去,也是必然的。余光中其人,早年在国内经历了战乱,晚年生活在台湾。其个人典型的乡愁情感,对于很多有类似经历但无法从台湾回国的人而言,是很容易引起共鸣的,一湾浅浅的海峡在地理上隔断着两岸人的亲情,但在情感上,尤其是内心深处,对故乡的那一份眷恋,无法阻断。不仅是台湾,落叶归根的思想,故土情怀,对很多海外华人,也是很能引起共鸣的一种情感。华人在他们身处的年代为了讨口饭吃过生活而不得不选择背井离乡,在异地他乡艰难的生活着,凭着勤劳节俭攒下一份家业,等到老来,即便内心想回去,但囿于各种因素无法回去。曾经看到一张照片,照片中几个垂垂老者,每个人都没有露出笑脸,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是很复杂,但他们的手都拉着,紧紧的不忍放开。照片下面简单的描述了几个字,这是他们哥几个最后一次见面。照片中的老人都已经老了,他们被生活推着四散在各地,七老八十的他们好不容易约了一个日子重新回答生养他们的故土,小伙伴容颜已经改变了,见到了内心是开心的,但情感有很难表达出来,而这样的相聚终归是短暂的。说乡愁总是一个让人伤感的情感共鸣,这时候不若跳脱出来,讲讲余光中先生的四位假想敌。诗人有四个如花似玉的小情人,一直沉浸在情人环绕的快乐之中,也不得不面对时间这个摩拳擦掌的催化剂,女儿们总是要长大成人寻找自己的幸福,于是诗人就假象出了四位骑士,如同唐吉诃德大战风车一般开始自言自语,十分可爱。这一点和前几年在综艺中以女儿奴作为标签的吴尊很类似,在节目中吴尊也是对女儿未来的丈夫各种放狠话,而女儿此刻才小辫轻垂,一派天真烂漫。这样还只能说明父亲对假想敌的看法,而很多在女儿婚礼上表情充满便秘味的老父亲,恐怕才更真实地表达地自家白菜被猪拱了的震惊与不甘。对于女儿尤其是长大后的女儿,父亲终归会选择放手,希望女儿能牵手一个人走下半辈子,那个父亲可能已经不在的下半辈子。终归,诗人也会放心的讲四个女儿交给真实的情敌,那个下半辈子和自家女儿相互依赖的情敌,即便当初曾经夸下如此海口放下如斯狠话。最后,说点诗人的趣事。李敖在台湾是一个很敢骂人的文人,诗人曾被骂为马屁文人。即便如此,诗人直接不回复,用现代很流行的一种逻辑:你被狗咬了一口难道你还咬狗一口?想起可以接一句俏皮话,被狗咬了一口,可以直接打狗棒,狗肉多香啊,学学丐帮帮主洪七公来一顿狗肉火锅挺不错的。俏皮话回来,还是要回到这个趣事看到的内容,那便是谁人背后没人说,被人嚼舌头就让那人的舌头跳舞去,毕竟辛苦的是那人的舌头,你的感觉器官甚至都可以闭目塞听偷懒。人生精力有限,讲有限的精力放在喜欢自己给自己积极评价的人和事身上,多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xiadaobaoa.com/hxdbnr/18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