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着我回来做早餐!”
今天早上,
厦门一男子出门晨跑,
留下这句话后,
再也没有回来。。。
“那个人是不是晕倒了?”今天清晨6点半,杏林大桥附近的杏林堤顶路人行步道,一名男子身着短袖短裤和运动鞋,躺在地上一动不动,早起晨练的热心市民看到,担心出问题,赶紧报警。
民警和赶到现场后检查了男子的身体:心脏已经停跳,人也没有生命迹象了。几名家属得到消息急忙赶来,他们没有放弃希望,医院救治,但男子还是不治身亡。
据了解,男子是贵州人,今年才33岁,就住在附近一小区。昨晚喝了点酒,今天早起出来锻炼,谁知道出了这样的意外。现场检查,初步判断为猝死。具体情况,警方仍在调查。
天热要小心!夏季更易发生年轻人猝死
据医生介绍,猝死病例有95%是心脑血管疾病所致。相比冬季,人在夏天的睡眠时间比冬天短,睡眠质量也有所下降,抵抗力降低,容易出现脱水等。
与年轻人不同的是,中老年人的作息相对规律,生活习惯也较好,对于身体的疾病认知相对会更客观。所以,在夏季的高温天气诱发下,更容易出现年轻人猝死。
医生建议,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夏季如果想做运动,一定要选择凉爽的地点或时段进行,不要进行剧烈运动。
天热运动要注意的事项错误一:晨练对身体有好处
晨练往往是中老年人的锻炼习惯,但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并不可取。因为中老年人群的心肌梗塞和缺血,以及心律紊乱等病变,在一日24小时内,以早晨至中午期间呈高峰发作。若在这个期间特别是清晨体育锻炼,会诱发急性晕厥、持续和严重心律紊乱、心肌缺血等意外,甚至引发突然死亡的灾难性恶果。而在下午至傍晚期间,则很少发生类似突发性心脏意外。
错误二:夏季运动追求“出大汗”
运动时热量增加,身体会通过一系列调节,如出汗等方式来维持体温的平衡。夏天高温,尤其在中午,这种持续时间长、消耗体力大的锻炼会使体内蓄积余热,余热蓄积过多,便会导致中暑。或者会由于大量出汗,机体失去水盐,血容量减少,电解质平衡紊乱,而出现中暑。因此夏天一次锻炼时间不宜过长,以20~40分钟为宜,以免出汗过多,体温上升过高而引起中暑。如果一次锻炼时间较长,可在中间安排1~2次休息。出汗多时,体内的水分和盐分随之减少,要及时补充淡盐水或绿豆汤、金银花水等清凉防暑饮料。
错误三:强光下锻炼能磨练意志
中午前后,烈日炎炎,气温最高,除游泳外,忌在此时锻炼,谨防中暑。在夏季,阳光中的红外线异常强烈,如果人体皮肤长时间受到阳光照射,可能发生1~2度灼伤。紫外线还可以透过皮肤、骨骼,辐射到脑膜、视网膜,使大脑和眼球受损伤。过多的照射也是诱发皮肤癌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炎热的夏季锻炼,时间最好在上午10时以前或下午3时以后,活动的场地选择的室内最佳。
错误四:锻炼后大量饮水解渴
夏季锻炼出汗多,口渴感强烈,在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大量喝水,否则有害健康。锻炼后机体各个器官、系统都需要休息,以便及时消除疲劳。锻炼后大量饮水,会给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特别是给心脏增加负担。同时,大量饮水会导致出汗更多,使盐分进一步丧失,从而引起痉挛、抽筋等症状。
错误五:锻炼后立即洗冷水澡或吹电风扇
锻炼结束后不能立即用冷水洗身或吹电风扇,更不能在大汗淋漓时用冷水浇身,而应该稍微休息片刻,擦干身上的汗或用温水洗身。因为夏季锻炼体内产热快,皮肤的毛细血管和汗腺也大量扩张,以利于身体散热,如果遭到过冷刺激,会使体表已开放的毛孔突然关闭,造成身体内脏器官功能紊乱,大脑体温调节失常,以致生病。
错误六:锻炼后大量喝冷饮降温
锻炼时剧烈的运动会使体内大量的血液流向运动着的肌肉或体表,消化系统则处于缺血状态。突然食用或饮用温度过低的食物、冰冻饮料,对胃刺激过于强烈,不仅降低了胃的温度,而且也冲淡了胃液,使胃的生理机能受损,轻者食欲下降,重者导致急性胃炎,甚至为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埋下祸根。
错误七:锻炼后用体温烘干衣服
夏季运动汗液分泌较多,衣服几乎全部湿透。有的人常懒于更换汗衣。这样天长日久,极易引起风湿或关节炎等疾病。
错误八:雾天和雨天外出锻炼
在雾天和下雨天气最好不要外出进行锻炼。因为雾是悬浮于近地面低空的水汽凝结物。在市区这些低空的水汽凝结物往往溶解了一些地表可溶性的有害物质,如各种酸、碱、苯、酚、病原生物等。这类有害物质能诱发气管炎、咽喉炎、眼结膜炎、鼻炎等各种过敏性疾病。而且,有雾和下雨的天气,能见度差,马路上人来车往,路面湿滑,稍一疏忽,容易发生意外。
错误九:空腹体育锻炼
运动需要能量,人体平时的能量来源主要依靠饮食中摄人的碳水化合物。但是空腹运动,例如晨跑时,主要的能量来源就靠脂肪的分解。这时,人体血液中游离脂肪酸浓度显著增高。在运动中,反过来,蓄积过多又可成为心肌的毒物。尤其是老年人,由于心肌活动能力降低,过剩脂肪酸所带来的毒性,往往会使老年人产生各种心律失常,甚至招致休克而死亡。此外,血中游离脂肪酸增高,使肝脏合成的甘油三酯增高,还会引起和加剧老年人的冠心病和动脉硬化症。
错误十:运动后“急刹车”
有一些经验较少的锻炼者,往往在剧烈运动后“急刹车”,引起头晕、恶心、呕吐,甚至休克。这是因为运动时,人体下肢肌肉血液供应需要量急剧增加,同时需要将大量的血液自下肢沿静脉回流至心脏。如果剧烈运动后突然静止不动,就会使下肢的血液淤积不能及时回流,心脏进血量不足,排出也就会减少,于是就产生上述一系列症状。因此,剧烈运动后应继续做些缓慢的整理和放松活动。
来源:海峡导报运动生活
朋友圈装逼神器,北京专业白癜风医院西宁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fzxqc.com/hxdbls/11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