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牌生,一副扑克牌的众生相

游戏“牌”生张子樟曾担任台东大学儿童文学所所长海峡两岸儿童文学研究会理事长阅读有什么功能,几乎每个人都有一套说法。专门研究阅读反应超过半世纪的著名的读者反应理论家露伊丝·罗森布莱特(LouiseRosenblatt,-)认为:阅读有提供乐趣、增进了解和获得讯息与意义三种功能。这三种似乎完全以读者为出发点的功能可以单独存在,但也互相影响。熟悉文学作品的人都知道,不管是哪个年龄层的读者,乐趣往往是他们阅读作品首先考虑的因素。缺乏乐趣,阅读就会变成一件乏味的事。即使读者阅读的重点在于寻找信息,他们寻找的也绝不是说教或教训,而是学习的乐趣。换言之,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寻找的是阅读的乐趣,甚至是在寻找借由阅读逃入另一种生活或空间的乐趣。《我爱黑桃7》同样可以以这三种功能作为标准,同时把提供乐趣排在首位。这本书趣味盎然地叙述了一副扑克牌——54张牌的游戏“牌”生。作者先找到一个代言人,全书的一切均由这位代言人——“黑桃7”讲述。他聪明能干又乐于助人。他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心中想到的才算数。许多场合他都必须露面,依据自己细察的情况,向扑克牌的亲朋好友一一报告。在叙述中,他不时借机确定每张牌的模样,如颜色、头发(如中分、旁分)、服饰、胡子、方向、可能的动作等等,并由此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进一步了解到这副扑克牌的众“牌”相。提供乐趣——是这本童书的第一功能。作者尝试带入扑克牌的不同趣味游戏,叙述自然不生硬,读者欣然融入。作者运用异想天开的想象力,在文中一再制造各种意想不到的情节。她把扑克牌家族所有成员拟人化,每张牌都具有和人类一样的说话、思考、行动等能力,同时必须维持“牌”性,才能说服读者。于是众“牌”喧哗的欢乐景象在作者的妙笔生花下,便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达到了提供乐趣这个最主要的功能。由于作者用拟人化来诠释诸牌众相,在不知不觉当中,借由“牌”的尽兴演出,读者自然对人性有另一层的体会。作者用心安排黑桃7的种种奇思妙想,展露了我们现实世界的某些既趣味又荒谬的真实现象。表面上,作者在书写扑克牌游戏的迷你空间,但只要稍微掩卷深思,读者自然会了解文字后面的深层意味。原来作者投射的是我们人类现实社会的众生相。她细心刻画扑克牌的游戏“牌”,在提供乐趣和增进了解之余,依旧让读者获得不可或缺的讯息与意味深长的意义。大小读者都知道,《爱丽斯梦游仙境》(AlicesAdventuresinWonderland)这部儿童文学书里有位动不动就大叫:“砍了他的头!”的怪胎皇后。本书作者也不遑多让,利用互文写法,把这位皇后请到书中,客串一角。作者充分抓住了这位皇后的特征,言谈举止都与原作品主角十分相似,惟妙惟肖,毫不逊色。为了使故事更完整,作者在故事前后特别构思了《扑克牌公约》和《问卷调查》,费尽心思,突显每个角色的优缺点,让读者走完这段短暂的“阅读之旅”,并接纳这些角色的可爱之处的同时,恍然大悟,原来作者描绘的不是扑克牌中的众牌生态,而是对我们现实生活的观照揣摩和合理延伸。我爱黑桃7《我爱黑桃7》立体封图书信息:书名:我爱黑桃7丛书名:拼音王国·名家经典书系作者:亚平著定价:20元/套出版时间:年5月适读年龄:6-8岁图书介绍:黑桃7是扑克牌家族的代言人,也是一个爱冒险的小伙子:他羡慕热情的红心,一度想要变成红心7,幸好国王及时发现,避免了一场家族危机;因为排队太无聊,他组织大家进行了一场不按牌理出牌的排队革命,却差一点儿丢了两位兄弟……可是在大家最爱的魔术游戏中,黑桃7回不了家了——由于魔术师的失误,他到了一个从来没去过的地方。但幸运的是,在经历了惊心动魄的旅程后,黑桃7又和最亲爱的伙伴在一起了,这种“失而复得”的滋味深刻而隽永。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xiadaobaoa.com/hxdbfz/180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