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今日开市,81家企业率先尝鲜

「本文来源:导报大财经」 海峡导报讯(记者吴强)在沪深交易所开门营业31年之后,我国又迎来一个崭新的全国性证券交易所——昨日,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正式开市交易,首批上市公司数量达81家。这也意味着中国资本市场改革步入了新阶段,作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北交年不仅被视为中国资本市场改革最新的试验田,也为市场参与者带来新一轮掘金创新红利的机会。开市后的首个交易日,首批81股中的10只新股收盘全部大涨,盘中均触发两次临停,平均较发行价上涨.80%,最高的同心传动大涨.67%。截至收盘,10只新股81只北交所股票合计成交95.73亿元。虽然北交所首批上市公司中没有厦门企业的身影,但导报记者调查发现,厦门企业中北交所的后备力量颇为雄厚,十家公司已进入创新层,离北交所只差“临门一脚”。首批企业81家中小企迎来做强做大新舞台北交所首批上市的81家公司中,包括10家已完成公开发行等程序的公司和71家精选层平移至北交所的公司。81家公司中不乏一些规模较大的优质企业。据统计,截至11月12日收盘,贝特瑞总市值达亿元,连城数控、吉林碳谷、长虹能源市值也超过百亿。市值最小的为同心传动,仅3.05亿元。“首批上市公司充分体现了北交所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中信建投证券投行委委员、董事总经理李旭东称,81家企业经营状况稳健、成长性较为突出,大部分属于行业细分领域排头兵,部分企业在同行业中或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或是国内外重要企业的长期稳定供应商。“81家公司涵盖25个国民经济大类行业,17家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战略新兴产业等占比87%,平均研发强度4.2%,平均研发支出万元。”李旭东介绍。深圳新三板上市企业协会副会长赵志伟表示,北交所为处于成长早期的企业提供了做强做大的平台,新三板挂牌企业有了双重选择资本市场机会:符合了科创板、创业板的条件,可以直接去往沪深交易所,规模略小的企业也可以优先选择北交所进行融资。首批上市的81家公司业绩如何?年半年报显示,超八成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正增长,其中佳先股份、贝特瑞、五新隧装3家公司的营收实现翻倍;从金额来看,有7家公司的营收超过10亿元;在净利润方面,有6家公司上半年净利润突破亿元,其中贝特瑞以7.3亿元的净利润、.45%的增速遥遥领先。当前,我国有多万家企业,其中95%以上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终极难题。而新成立的北交所将与沪深交易所错位发展、互联互通,成为了破解融资难问题,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关键一环。从市场功能上看,北交所设立后,将形成京、沪、深三地交易所功能互补、各具特色、各显优势的证券市场新格局。与沪深交易所不同的是,北交所定位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聚焦创新型中小企业,服务对象“更早、更小、更新”。沪深市场的主板则主要为成熟的大中型企业服务,科创板为硬科技板块的企业服务,创业板为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新兴产业企业服务。对于一级市场投资人而言,北交所也给投资人带来了机遇与挑战,让投资人可以更便捷地参与早期的企业投资,获取更高的投资回报。同时也对投资人的判断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投资人需要有能力挖掘早期项目投资价值。北交所个人投资者“门槛“为50万,其      “厦门目前还没有精选层企业,还需要一段时间努力。”厦门证监局相关人士告诉导报记者,厦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众多,更应该抓住资本市场改革带来的机遇。如果达到了北交所上市门槛,可以考虑进入资本市场,用好上市身份深耕主业增强竞争力,成为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不断提升自身估值。“之前厦门企业积极性不太高,希望北交所设立以后有所改观。”虽然首批企业中没有厦门的,但厦门企业中北交所的后备力量很雄厚。厦门证监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xiadaobaoa.com/hxdbfz/170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