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心必失传销手段又升级厦老夫妻受骗还拉

点击标题下面“海峡导报”   ■常见手段

  通过亲戚朋友拉拢入伙,是最常见的推广手段,因亲戚朋友怂恿、担保而迈上传销之路的人群占了很大比重

  ■传销诱惑

  不用实体劳动,交钱进入门槛后,不断拉新人参与传销,就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手段进化

  由以往的传商品、传实物为代表的“北派传销”,逐渐演变为传概念、传理念、传份额等虚拟商品为代表的“南派传销”,直至发展到所谓的资本运作

  “有大生意”、“能赚大钱”的诱人蓝图,亲人朋友的鼎力“担保”,不少人因此放弃家业投身于此,殊不知美好憧憬之下,竟是让人越陷越深的泥沼,他们说这就是传销。传销,让不少原本和谐的家庭支离破碎。厦门不少受害者想借自己的亲身经历提醒更多人,“一夜致富”的美梦背后,往往藏的是有预谋、有组织的传销骗局。

  

  专门对亲人下手

  家中亲属皆“沦陷”温馨家庭几近破裂

  小学同窗、中学同学、亲朋家属……小柳在自己笔记本上按照“经理”的授课,以难易程度标出的下一步自己的“拉人”计划,其中小学同窗已经被黑笔抹去,因为她的闺密小红已被成功拉入局。现在,她的手又正在伸向被画上了红圈的亲朋家属——远在江西老家的妹妹“小李”。

  这是传销拉人环节中的一个真实镜头,描述者是镜头中被姐姐“召唤”来厦的小李,在看了本报报道后她才幡然醒悟,原来姐姐口中的“发财梦”竟是骗局。

  在传销“江湖”中,通过亲戚朋友拉拢入伙,是最常见的推广手段,因亲戚朋友怂恿、担保而迈上传销之路的人群占了很大比重。向本报来电的读者葛先生家庭之中,就面临着这样的“困境”,传销推广链条在他家庭内部形成了一个家庭传销树状图。

  “我太太的阿姨姨夫骗我的岳父岳母加入传销组织,岳父岳母再来骗我们夫妻俩。”在葛先生的家庭传销树状图中,他和太太处于最底端的位置,“仅仅几天,我太太就被骗进去了,她不仅不听劝,还由于我不肯入伙,甚至提出要跟我分开,连岳父岳母都劝她跟我离婚,”目前,葛先生已有五个家人涉足传销,葛先生痛恨传销令身边多位家人深陷不能自拔,同时也令他原本温馨的家庭几近破裂。

  幻想一夜发大财

  仅需缴纳近七万两三年后能赚上千万?

  令葛先生意外的,不仅是太太过于迅速的“上钩”速度,还有对“生意”坚定的相信态度。事实上,众多涉足传销的人群都有一大共性,便是对传销者所说的话深信不疑,他们有的是打工者,有的做着自己的小本生意,有的是城市白领,甚至还有大学教授,但遇上传销,他们不惜放弃曾经苦心经营的一切。那么,究竟是何种利益驱使,让这么多人甘愿泥足深陷?

  将传销比作“造梦工程”一点也不为过,而这个美梦则要从“”这个数字开始。来自湖南的李先生受朋友之邀来厦做“大生意”,而这个“大生意”为他所描绘的蓝图也的确十分诱人:这桩“生意”一不卖东西,二不生产产品,只要在一开始缴纳元,两三年后竟能赚足万。并且,只要李先生不断“发展下线”,每直接“邀请”一人便可以获得收益,“下线”再发展“下下线”,如滚雪球一般,收益也会越滚越大。至赚取万元之后,朋友声称国家将颁发一本“证书”,凭“证书”还可享有银行万—万的无息贷款,之后国家还会派“大项目”给他做。

  不用实体劳动,交钱进入门槛后,不断拉人进来,就会有回报。这样一张充满诱惑的幻象图摆在了李先生面前,但过于大、容易的收益,让一向注重保守投资的李先生起了疑心,“这不是天上掉馅饼吗?”

  事实也确如李先生所想,从事多年反传销工作的池先生告诉记者,无论哪种手段、哪种形式的传销,其核心特点都只有一个,即赚钱途径是通过发展下线。而这,也是一场赤裸裸的、上层盘剥下层的分赃游戏。“传销的最终结果,就是少部分处于金字塔顶的人能挣到钱,而大部分人困到局里。说白了,就是少数高层在剥削大部分底层。新人一旦投钱进来,钱很快就被上线瓜分,只有不断有人进入,游戏才能继续下去。”

  手段越来越高明

  行动自由不受限还带你旅游参观

  幻象充满诱惑,但终究还是梦一场,但这么多人却把美梦当现实,就不得不提到传销手段的不断“进化”。

  由于身边太多家人涉足传销,来自山东的张小姐和传销一直有着割不断的“孽缘”,早在十四年前左右,她就在河南接触过传销,但那时候的传销同现在有着很大不同。“那时候的传销涉及具体商品的买卖,大部分是女性使用的化妆品,但归根结底仍是要求发展下线。”张小姐回忆,除了传销内容的不同之外,传销者的“洗脑”方式,也从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共同“洗脑”的大讲堂,转变为现在的单门单户“一对一”的授课。

  池先生的观点同张小姐不谋而合,他说,从当前侦破的传销案件看,传销内容正在由以往的传商品、传实物为代表的“北派传销”,逐渐演变为传概念、传理念、传份额等虚拟商品为代表的“南派传销”,直至发展到所谓的资本运作。而在行骗方式上,也开始利用群众信任政府的心理特点,谎称“国家搞试点”、“响应西部大开发号召”等名义诱骗群众参加传销。

  “最初的传销都是通过限制人身自由,强迫新人向亲朋好友行骗、发展下线。”池先生补充,“为了更加隐蔽和更深层次控制,如今的传销方式更加人性化,不扣手机和钱财,新人随时可以走动,甚至带你去旅游参观。虽然身体不受限制,但感情、利益的控制让新人的精神更加痴迷,无法自拔。于是在经过‘洗脑’的人中,往往有不少不以欺骗为辱,反以为荣。”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xiadaobaoa.com/bbzz/155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