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步法中国跳经典收藏

白癜风疾病恢复的介绍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50423/4613556.html
练友爱锻炼的朋友,

只提供靠谱的瑜伽、减肥、羽毛球、太极、跑步等运动资讯

看着、看着你也喜欢锻炼、身体倍棒~~

每天6:30咱一起晨练~

羽毛球步法--“中国跳”

精彩内容

●偶见“中国跳”

《羽毛球教学》(乌尔里希·菲舍尔博士、乌韦·沃尔夫著)的图解,

对“中国跳”技术动作细节的表述还挺详细。

配图01中国跳图示(正面)

配图02中国跳图示(背面)

“中国跳”技术动作说明:

中国跳适用于正手或反手(头左侧)中场球,这样可以尽早击到球,给对方减少备战时间。

1.预先准备

预先准备;从中心位置后撤,以交叉步到达后正手位(动作1,2);

同时右肩后转(动作2,3),做好击球准备,右肩朝向后正手位。

2.上肢转体,急转

跑动过程中急转,同时身体重心下移(动作2,3);

双脚起跳,但是右脚发力跳向后正手位(动作3,4);

跳起后击球,上体不转,肩部和胳膊发力击球(动作4-6)。

3.双脚着地

双脚着地,但右脚承重多一些;

右脚着地后,脚尖外撇朝右边线。

4.着地回中

着地后做个缓冲后,快速跑回中心位置。

马来步伐(左侧头顶高远球)

《羽毛球教学》(乌尔里希·菲舍尔博士、乌韦·沃尔夫著),还提到了“马来步伐(左侧头顶高远球)”。

我们可以作些比较,从而找出两者的异同和“中国跳”的特色。

配图03马来步伐(左侧头顶高远球)

“马来步伐(左侧头顶高远球)”技术动作说明:

1.预先准备,左脚后撇

左脚向斜后方撇(动作1,2)

上肢同时向左转(动作2),左脚脚尖朝向左侧网柱。

左肩朝向后场反手位角落。

2.跳跃式步伐:左、左、右(急转)!

从左脚开始跳跃步,再次左脚后撇(动作3-5)向左跳跃。

在跳起时左脚和上肢以度-度向右侧转,左脚朝向右侧网柱,右肩冲后发球线。

3.转向,向右,看球!

右脚继续后撇(动作5)急转。看球!

4.跳起击球,上肢侧弯,右肩在前!击球点:头左侧!

右脚有力撑地起跳,跳起后击球(动作6-8)。

右肩向前转,上肢在击球时或多或少向左倾(动作7,8,8a)。

击球点可以比图中所示更向左一些。

5.回到中心位置

马上回到中心位置。

●刘瑞豪讲“中国跳”

《羽毛球基础打法与实战技巧》(刘瑞豪主讲,共37集)第34集,专题讲了“中国跳”的技术动作细节。

1.“中国跳”的完整动作

“中国跳”,也被称为“突击步伐”。

配图04中国跳的完整动作

配图05中国跳腿部动作

2.“中国跳”的分解动作

手上动作,跟你们后场的击球完全是一样的,区别主要是腿上。

先是腿上。

准备,右脚后撤一步,把重心整个压在右脚上。

手臂拉开。

然后,右脚向后方直接绷起。

在脚落地之前,把手上动作做完。

两个腿的状态,起跳前是什么动作,落地后还是什么动作。

“中国跳”是不转体的。

配图06手上的动作

配图07右腿后撤一步

配图08手臂拉开

配图09在脚落地之前把手上动作做完

配图10“中国跳”是不转体的

配图11起跳前的双腿状态

配图12起跳后的双腿状态

3.“中国跳”的技术要求

在起跳的时候,身体一定要控制好,千万不要变形。

落地的时候,重心是压在后腿的。

配图13落地的时重心压在后腿

配图14落地的时重心压在后腿

●《炒鸡蛋之首次跟随专业教练学球日记》

如果对手平高球过来,球速快,没有时间移动,那步法应该简化。

这里面有几个关键点:

一是腾空是大致垂直向上的,尽量减少腾空的后退距离。

二是击球点在身体右前方四十五度角的位置,不要太近和太后,略“够”着去打就可以了。这种球,重在“拦截”,所以不需要转侧身、不需要交叉腿,就直上直下。

中国跳,适用于“拦截”正手或反手(头左侧)中场平高球球。

不转身,可以尽早击到球,给对方减少备战时间。

上面的图文,容易将“中国跳”理解为:

中国跳,就是一步起跳。

配图15肖杰中场正手一步式“中国跳”

《羽毛球教学》(乌尔里希·菲舍尔博士、乌韦·沃尔夫著)中有一句话:

预先准备时,从中心位置后撤,以交叉步到达后正手位,然后开始中国跳。

这样,也可以理解为:中国跳前可以加“前奏”,生成二步式中国跳。

用于处理离身体较远的中后场平高球。

强化“拦截”意识是第一位的!

配图16肖杰中场正手两步式“中国跳”

配图17高崚接发球时两步式中国跳

配图18国际羽联教练手册的示范

前奏,可以是交叉步,可以并步。总之,不转体。

配图19后交叉步前奏

配图20并步前奏

配图21二步式中国跳(加并步前奏)

配图22二步式中国跳(加并步前奏)

配图23二步式中国跳(加后交叉步前奏)

●“中国跳”起源猜测

平高球技术,是我国羽毛球运动员在六十年代的一项了不起的创举,正是这项技术,使当时的世界强手们闻风丧胆。

也正是这项技术,使荣获六次全英羽毛球冠军的名将科普斯,以0:15败在我国小将手下。

我国选手在一九六五年,正是运用平高球和其他技术,横扫丹麦,以34:0的战绩载誉而归。

手上功夫,需要脚上功夫来配合,如是……

手快脚快,快意江湖,如是,“中国跳”被洋人视为中国功夫……

平高球,球速快,属于进攻性技术,如今仍然是一项很重要的进攻性技术。

如果说业余选手还在纠结于高远球技术,那么专业选手思考更多的是如何应对平高球。

平高球,是我之矛;中国跳,是我之盾;都是中国造!

羽海拾贝,奉之侠者,评鉴之,珍藏之,请分享!

厦门有这样一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xiadaobaoa.com/bbfz/159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