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在漳州有一个村,里面的村民都姓

漳州之窗商务联系QQ

打造大漳州门户级综合性   台海网10月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萧镇平文/图)一座千年的小寺庙,一群独特的僧姓族人。

  在漳州长泰县枋洋镇,数百米的高山深处,隐藏着一座名为天竺岩的庙宇。庙宇虽不大,历史却很悠久,比长泰建县早年,比漳州建郡还早27年。

  更为独特的是,历史上最多曾有99名僧侣的寺庙,现已无僧侣常住,守望寺庙的是一群姓“僧”的村民。百家姓由此增一“僧”姓,甚奇。

高山密林处千年古寺存

  从漳州市区驱车,沿着省道往长泰行进,约一小时后,进入枋洋镇上洋村地界。

  这里正在兴建大型枋洋水库,为厦门的第二水源地。虽是国庆假期,但工地上仍是机器轰鸣,车水马龙。

  再走10多分钟后,到一个“草洋”的牌子下,车子向右驶离省道,拐入一条只有两三米宽的盘山小路。“那边就是天竺岩。”好心的村民用手遥指密林深处的山顶上说。虽说只有几公里,但路不是很好走。

  路很窄,很弯,也很陡,车子只能低速向前缓慢地前进。到半坡上时,遇到一处急弯且更陡的山路,而且路的一边是几十米的深崖,且没有任何护栏。

  心里直发麻了,终于决定弃车步行。再步行20多分钟,终于爬到山顶一较平缓处,一座小村庄映入眼帘。

  天竺岩寺就在村头,从庙前的石刻可知,它建于唐显庆四年(公元年),比长泰建县早年,比漳州建郡还早27年。

先有天竺岩后有长泰县

  庙宇很小,很是古朴,一座方形的建筑,只有前后两进,前为门厅,后为正殿,天井两旁分别建有九级石阶连通前厅与正殿。梁柱粗大,少有装饰性图雕,整体建筑朴实、庄重,寺内供着观音菩萨、神农等圣像。

  寺庙墙上的碑文中记载:“天竺岩始建于唐显庆四年。”“先有天竺岩,后有长泰县。”好客的村民介绍,天竺岩已有多年的历史,而且历任长泰县官都会过来朝拜。

  僧老伯今年已70多岁了,谈起天竺岩的历史,如数家珍。“以前庙里生活着99个和尚。”老人笑着说,以前曾有传说,只要庙里的和尚达到人,此地就能出一位皇帝,但是奇怪的是,不管年景如何,和尚的人数最多只能达到99个,只要临近满百,必有事故发生,永远达不到个。

村民都姓僧百家姓一奇

  天竺岩,即是这座小寺庙的名称,也是其门前这个小自然村的名称。天竺岩自然村现共有20多户,多人,令人称奇的是,这里的村民皆姓“僧”。

  “我们的开基祖就是寺庙里一个叫梁顺连的和尚。”僧老伯说,在清朝时,天竺岩寺走向衰败,僧人越来越少,到最后只剩下住持一人,这个住持俗家名字为梁顺连。为了延续天竺岩寺的香火,梁顺连征求了附近7个半村庄族长及官府的同意,还俗娶亲,繁衍后代。为了证明其确实是为了延续天竺岩寺的香火,子孙均不姓“梁”,而取姓为“僧”。久而久之,这些僧姓村民围着寺庙建村而居,发展到当代,已传了十多代。

  “你们看,我们的身份证,真的就是写姓‘僧’的。”村民小僧从口袋里掏出身份证,向导报记者展示。

  到如今,这些僧姓村民依旧守候着多年的天竺岩寺。

独立独到民生视角传递最快最新资讯漳州门户公众平台订阅漳州之窗漳州之窗投稿及商务合作:QQ正规资深新闻媒体人主办编辑

小编真心很辛苦,赏个赞呗!!









































白癜风最佳治疗方法
治疗效果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fzxqc.com/bbfz/111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