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庙重修古碑刻全扔掉?》追踪:古碑刻被全部运回村部
▲大清漳州府正堂张示禁碑
▲石碑全部被装载回去
台海网4月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赖雅红卢紫腾文/图)南靖县靖城镇中华路附近的“南靖城隍庙”最近扩建重修后,原先放在旧城隍庙里的许多古代碑刻及石构件被搬到2公里外的一处荒地上。这一做法引起不少村民及文史专家的争议(导报4月6日曾作报道)。昨日,经靖城高新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及靖城镇靖城村村干部到现场查看后,决定先将这些古碑刻运回村部。
现场装满一车全部运回
昨日下午4点40分,导报记者再次来到放置废旧碑刻的地方,看到一辆挖掘机正将这些石碑刻运到一辆货车上。“当时考虑这些废旧碑刻及石构件放在庙里,影响施工,但搬出来也不是想丢弃,考虑到这里就是正在规划的观音山公园旁边,将这些文物暂时放这里,到时公园建碑林,可以将它们放里面。”靖城镇靖城村村委会陈主任说,当时从城隍庙运到这里,也是费了很大劲,这些石碑刻都很重,不敢轻易搬动。他们下午2点过来搬到4点多,才刚装了一车,全部装完估计有二三十件。
进展将请文物专家鉴定
南靖县文史专家江清溪说,将这些石碑刻运回去是件好事,如果有人将这些文物私自拿出去卖或弄丢,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陈主任说,已和靖城高新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商定,碑刻运回村部后,将请文物专家过来帮忙鉴定分类,再考虑是否将这些碑刻全部放回城隍庙。
》》》》》先前报道:
南靖城隍庙扩建重修,古碑刻散落荒地引争议海峡导报4月6日讯南靖县靖城镇中华路附近的“南靖城隍庙”最近扩建重修了,重修后的城隍庙金碧辉煌,焕然一新。不过,有细心的市民发现,原先放在旧城隍庙里的许多古代碑刻及石构件,大多也没用上,全部被无序搬到2公里外的一处荒地上。
这种“修旧如新”的方式引起一些村民及文史专家的争议。
◆乾隆年间的“奉宪立石”碑
新城隍庙焕然一新
昨日下午,导报记者来到靖城镇“南靖城隍庙”,看到庙宇从入口大门到大殿全部是新修的,崭新的墙壁和砖瓦,还能闻到一股油漆味。“这些建筑都是新建的,只有大殿里面的建筑是翻新的。”正在庙里参观的大爷说,这些雕龙的石条也是新的,以前旧的石碑、柱子都被运出去。
▲重新修建好的“南靖城隍庙”
据了解,靖城镇原为南靖县县治所在,所以按制建有城隍庙。
据城隍庙管委会王主任介绍,该庙是去年2月份开始扩建的,目前已基本完工。因扩建时,那些旧石碑、石条很多断裂,放在庙里又影响现场施工,就先将它们搬到靖城四中附近一高塔旁。
古旧碑刻散落荒地
随后,导报记者赶到该高塔旁,看到一座正在新建的楼房旁边的一块荒地里,散落着好多废旧的碑刻、圆柱子,大部分碑刻和柱子都已被毁坏,有些断掉,有些被杂草掩没,碑石上的字迹都被灰尘掩盖,看不大清楚,其中一些为清乾隆年间的“奉宪立石”碑,还有两块碑石上依稀可见“城隍庙”等字迹。
▲散落在荒地里的古代碑刻
村民:这些旧石碑原已毁坏
好好的文物,为何将其丢弃在此?对此,靖城镇靖城村陈主任解释,那些旧石碑、柱子、石条原本放置在城隍庙时就已经被毁坏,因现今城隍庙扩建,影响施工,才先将它们搬出去。“这些旧建筑物构件大多是从最早的城隍庙那边移过来的,还有些是从田地里找回来的。”
陈主任说,如今的城隍庙是年重建的,距离旧址大概米远。这些文物都不是完整的,将它们移到高塔旁,也是考虑这附近将规划建观音山公园,届时会建个碑林,可能会将这些碑刻、石柱子放在那里。
“今天,我将和靖城高新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到置放旧碑刻、石柱的地方看看,如果这些碑刻、柱子不适合放碑林里,或者它们跟城隍庙历史有密切相关,那将会把它们再移回城隍庙内。”陈主任说。
专家:这是对历史文物的破坏
据南靖县志记载,靖城从南靖年建县起到年共年间一直是县城所在地,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进驻靖城后,司令部和政治部就设在现靖城城隍庙。
在前两年的全国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中,靖城城隍庙碑刻被列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得知城隍庙内的旧碑刻和石柱子被移出去,丢弃在外面,南靖县文史专家江清溪遗憾地说,他前两天也赶到现场去查看,这些有历史的碑刻和柱子居然被随处丢弃,断的断,残的残,都没有任何保护措施。
据他了解,该庙旧碑刻和柱子有30多件,有些与城隍庙有关,有些则与旧县治有关,之前被丢弃在田地的水沟里,被找回来后才放置庙里。“如今城隍庙扩建,居然将这些文物弃之不顾,这是对历史文物的破坏。”江清溪说。
漳州市文史专家江焕明闻讯后,也呼吁漳州市、南靖县有关部门能重视,将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文物找回来,安置好。
了解权威本地新闻
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xiadaobaoa.com/hxdbjj/16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