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佛公报今日头条20150419

中国佛教协会第九次全体代表大会在京召开:

4月19日,中国佛教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会议于北京京西宾馆隆重开幕,在为期3天的议程中,将系统回顾总结中国佛教协会第八届理事会工作情况,深入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形势与任务,研究部署未来五年的主要工作,修订《中国佛教协会章程》,选举产生中国佛教协会新一届理事会和领导班子。(来源:腾讯佛学)

重庆慈云寺考古深山中发现千年古刹遗址:

4月18日,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的考古人员,走进了慈云寺的考古现场;慈云寺遗址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走马镇慈云村西的山林之中;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工作人员徐进介绍,他们在年对慈云寺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在综合历史文献、遗址和墓群的碑刻题记后,推断出慈云寺始建于唐代,历经宋、元、明、清四朝。在考古现场看到,与平原地区的寺庙不同,慈云寺是依山而建,整个寺庙坐西北朝东南,从东南往西北中轴线上依次为前殿、院落、大雄宝殿以及观音殿遗址。

顺着遗址附近的小路往林中走去,近百座各式各样的墓地出现眼前。“这些墓地就是曾在慈云寺生活的僧人们的墓地。”徐进说,深藏在遗址左右山林中密密麻麻的慈云寺历代僧人墓群在提醒着人们慈云寺曾经的兴盛。(来源:华龙网)

问学·天府行之文殊院里抄《心经》:

4月18日,问学·天府行成员们齐聚在文殊院上客房二楼会议室,共同见证抄写《心经》的无限魅力。抄经,是出家人的必修功课之一,古人每抄一个字就会念一句佛号,这样一方面可以清净自己的内心,一方面可以为人生增长更好的福德,所以,法师希望学员们也能让身心净下来,回归本性,以增长自己的福德;在现代社会生活压力巨大的情况下,这一佛门经典功课正在发挥着巨大的正能量,帮助并指引更多人学习寻找自己的真心。(来源:腾讯佛学)

汉传佛教的六大祖庭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4月19日,丝路申遗成功后,陕西省加快了编制丝绸之路拓展项目,如明德门遗址、含光门遗址、延平门遗址、天坛遗址、大唐西市遗址、兴庆宫遗址等丝绸之路相关遗产的保护规划。与此同时,陕西积极准备汉传佛教六大祖庭等文物遗产的申遗工作。   陕西根据“文化遗产点价值至少符合世界遗产6项价值标准中的一项、文化遗产点具有真实性和完整性”的遴选标准选出了两部分内容。一是已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文化遗产共4处16个点;二是此次申遗工作的重点对象共8处遗产点。8处文化遗产按照遗存分类分别为人文始祖、史前城址、都城宫殿、帝陵、文化线路、宗教祖庭、交通城防、传统村落,包括周原及丰镐遗址、神木石峁遗址、黄帝陵、11座西汉帝陵和18座唐代帝陵、汉传佛教六大祖庭等。“这些文化遗产或是能够代表中华文化核心价值的、或是能体现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或是能代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在世界文明和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周魁英说。(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同安百年古厝础石被盗折射文物保护困局:

4月19日,厦门同安有着至少上百年历史的古厝础石不见了,幸好同安祥平派出所民警通过细心侦查,帮村民们寻回宝贝,但遗憾的是,如此珍贵的文物,看样子平时既少人看守,也缺乏必要的保护措施,只是顺其自然地压在祖厝两根大柱子下方。这种防备不足的状态,无疑为盗贼大开了方便之门。础石的回归固然令人欣慰,但文物无人看守的状况更令人担忧。(来源:海峡导报)

西藏佛学院举办昌都市偏远寺庙僧人学前教育课:

4月19日,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偏远寺庙僧人学前教育课在西藏佛学院举办,共名僧人参加学习。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会长、西藏佛学院院长珠康·土登克珠出席并授课。教育课上指出,藏传佛教秉承宽容于人、克制律己、修行悟法是僧人一辈子的功课,爱国爱教僧尼是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重要力量,要进一步树立爱国主义观念,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政府观念、法律观念和公民意识。教育课,大力弘扬藏传佛教慈悲为怀、普度众生、诸恶莫做、众善奉行的基本义理,继承和弘扬历代高僧大德“爱国爱教、遵规守法、弃恶扬善、崇尚和谐、祈求和平”的优良传统,对教规教义作出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引导广大信众积极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努力推动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全区经济建设和跨越式发展贡献力量。(来源:新华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xiadaobaoa.com/hxdbjj/159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