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1月3日讯(海峡导报记者张伟华通讯员吴清华)每年11月份,闽南沿海地区的头水紫菜均已上市,可今年受天气影响,东山以及六鳌的紫菜不仅还没上市,而且大部分养殖户还损失惨重。怎么回事?
去年紫菜生产“盛况”
11月2日,在东山冬古码头,冬古边防派出所的官兵正在帮养殖户卸紫菜排。只见,渔船上一排排的紫菜编绳被抬上三轮车,绳上几乎看不到紫菜苗。冬古养殖户林先生介绍,往年这个时候头水紫菜已经开始卖了,但今年最惨,很多紫菜苗都被鱼吃掉了。
原来,长在紫菜排编绳上的紫菜苗生长需要光合作用,一般情况下,养殖户每天凌晨四五点出海,把紫菜排运回岸上晒干,并清理缠绕在编绳上的垃圾,下午4点再放回海里。林先生养殖有约排,投资约万元。“我养了十几年的紫菜,今年情况最差了,估计产量不到往年一半。”林先生说。
冬古边防派出所教导员吴清华说,亲营村现有90户养殖户,冬古村约25户,东山全县的紫菜养殖地大都集中在亲营、冬古海域。
亲营村村支书潘龙宽分析,紫菜排在每年的秋分前入海,今年先后受到几个台风影响,特别是台风“海马”,紫菜排相互挤压、翻滚,不能及时拉回岸上晒干,紫菜苗烂掉很多。而紫菜养殖喜低温,居高不下的气温致使海面上小鱼成堆,刚长出来的紫菜苗就被小鱼吃掉,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他估计,每户养殖户现阶段损失在30万元左右。
今年东山10月气温
紫菜适宜气温
紫菜生长发育阶段的不同,最适温度是有差别的。条斑紫菜的壳孢子附着萌发后,细胞分裂速度以20℃最快。通过实验,我们得知10个细胞以下的幼藻体生长适温是20℃或稍高;个细胞以内的幼藻体,生长适温可高到18—20℃;1厘米左右的幼藻体生长发育的适温是12~17℃,16℃是最适温度。就是说在光线、二氧化碳、氧气、营养盐等紫菜生活所必须的因素都充分满足的情况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的最旺盛的水温是16℃。这是条斑紫菜生理上的适温,但不是支配产量的适温。着眼于产量的适温,应该更低些,一般认为是8~10℃。同幼藻体相反,条斑紫菜的大藻体对高温的适应力差。适温约为3—5C。藻体越大温度上限越低。
坛紫菜的生长与温度的关系和条斑紫菜不同,它没有低温极限,从采苗以后的整个养殖期间都能生长。在生长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水温越低生长越快。水温回升以后,生长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慢。壳孢子萌发至肉眼见苗之前,幼苗生长的适温约在26—左右,肉眼见苗到5厘米左右,幼苗生长适温约为25~23℃,5厘米以上的幼苗,适温范围在12~16℃。翌年春季水温回升到20℃以上时,藻体则进入衰老期而逐渐腐烂消失。
从条斑紫菜与坛紫菜的叶状体生长对温度的要求来看,应在高温期尽早采壳孢子,争取早出苗,有利于幼苗的生长。这样可以提早采收,提高紫菜产量和质量。如果采壳孢子时间推迟,水温下降,影响孢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温度除了影响叶状体的生长外,还影响雌雄生殖细胞的形成。在具有无性繁殖的种类中,还影响单孢子的形成与放散。条斑紫菜形成果孢子的时间,在北方自12月开始到第二年的5~6月,水温约10~15C左右。在浙江舟山地区,始于12月上、中旬到消失为止,3—4月为繁盛期,水温同样是10~15℃;坛紫菜果孢子形成的水温比条斑紫菜高,在福建10月中、下旬即出现精子囊器和果孢子囊,此时水温约在编23℃左右,水温低于10℃,形成果孢子的量较少。
单孢子的形成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把20个细胞以下的幼苗分别放在5℃、7.5℃、10℃、12.5℃、15℃、17.5℃不同温度下进行培养,结果只有在12.以上的3种温度内形成单孢子。放散单孢子的早晚与温度有关,17.5℃和15℃两种温度,8天内即放散单孢子,12.5℃组到25天才发现单孢子放散。
来源
台海网、中国百科网
(图片等内容由本平台整理)
推荐阅读(点击查看)
东山头水紫菜是怎么来的?
探访东山岛头水紫菜生产地
东山紫菜第一村--亲营村
转载本平台文章请标注清楚以下来源东山岛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