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导报漳州古庙保存奇异石雕

《海峡导报》:漳州古庙保存奇异石雕

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小字【美丽漳州】,加关注。

《海峡导报》:漳州古庙保存奇异石雕

文史爱好者推断:可能是古神话中的“珠鳖”

导报讯(沈华铃文/图)长着鱼身鱼尾,却有着一副人的牙齿,口吐圆珠,憨态可掬……在漳州芗城区石亭镇南山村一座千年古庙南山威惠庙中,有1尊长相奇特的石雕,一直以来被当地村民当作石狮。不过,奇异的长相,怎样看都跟石狮子不一样,到底是什么呢?

南山威惠庙,是漳州市文物保护点,原名朝兴宫,主祀陈元光,系该村陈姓先人为记念陈元光开漳的功绩而建。相传,该庙始建于唐贞元二年(786年),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虽年代久远,屡毁屡修,但庙里还保存着一些原来的石构件及历史文物,如前殿南海观世音石莲座、石珠、石香炉、石莲花盆、寿石、万字石等。

而这尊形状奇异的石雕,长62厘米、高40厘米、宽22厘米,造型古朴,憨态可掬。石雕一侧保存完好,可以看出石雕为鱼身鱼尾,有一副人的牙齿,口吐圆珠,而另外一侧风化严重,已看不清原来面貌。当地老人陈亚全说,一直以来,人们都把它当作1尊千年的石狮。文史爱好者郑德鸿却认为,这不是石狮。

通过查阅大量资料,郑德鸿大胆推断,这尊石雕就是上古神话所描述的“珠鳖”。据悉,“珠鳖”出现于《山海经》,书中记载:“澧水出焉,东流注于余泽,其中多珠蟞(古同“鳖”)鱼,其状如胏而有目,六足有珠,其味酸甘,食之无疠。”郑德鸿认为,后人根据《山海经》的描写,又作了进一步的艺术加工及创造,构成了不同的形象,这尊“珠鳖”石雕就是由此而来。

“传说珠鳖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吐出一颗珠,永无穷尽,所以珠鳖成为财富源源不断的意味。”郑德鸿认为,该石雕可以见证古人把想象的形象具体化,为历史、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左证,是非常珍贵的文物。

昨日,导报联系了漳州多位文史专家,不过对这尊石雕的出处、历史价值等,专家表示还需要到现场进一步考证。

本文发表于《海峡都市报》2016年6月16日第Z19版漳州·城事

漳州传统濒危老行当展现台

老行当:面粉枣

郑宝珍:

芗城区打锡巷小吃街1幢与2幢间的通道旁

请用淘宝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加关注。

关注后,您就可进入潮流前线正品鞋城,穿上心仪的鞋了。

各式新潮时尚包袋

====美丽漳州====号mlzz321

请长按下面的二维码或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小字【美丽漳州】,加关注。关注后,您就可进入我的个人公众平台,就可看到我精心的已发上的文章及陆续收到我新的文章与报导。

“美丽漳州”是一个介绍漳州历史、文化与风情的窗口,将把我的所见所闻所知与您分享。“美丽漳州”关注热门,关注民生,探索背后的故事,信息量大,图文并茂,相信总会有让你喜欢的东东。

请点击下面蓝色小字【浏览原文】,便可进入“郑德鸿新浪博客”,更多文章、小说、报导,更多精彩。









































白癜风的症状有那些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地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xiadaobaoa.com/hxdbjj/14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