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拿了26亿融资的猪八戒创始人朱明

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pf.39.net/bdflx/140113/4325801.html
1拿了26亿融资的猪八戒创始人朱明跃:千万不要孤胆创业,一定要拉上团队13年的准备,我从最开始的小学教师,到做记者,再到最终创办网站,表面上看是跨度非常大的角色转换,但是实际上在10多年的人生道路上,厚积才能薄发。他说:“我积淀了太多的东西,才促成我走到今天”。6月15日,猪八戒网宣布获得26亿元融资!这是中国互联网服务交易平台有史以来的最大一笔融资!创始人朱明跃创办猪八戒前,经历过多种角色的转换,最开始做小学老师做了3年,然后做了8年的记者。朱明跃说创业前的这10多年他一直在积淀。下文为朱明跃去年在电子科技大学的演讲摘录。在演讲中,他谈到正是因为在10多年的人生道路上积累了太多东西,才促成他走到今天。“积淀了太多的东西,才促成我走到今天”在就业这方面,我有几点心得。“就业本身就是一种创业”,或者应该说,我认为创业有很多种定义。年开始进入《重庆晚报》之后,我就把自己理解成,“我不仅仅是在做一份工作,而是进行自己人生的一次创业”。正是有了这样一种心态,在工作方面就不仅仅是为了工分。大家知道在都市类媒体里面,做记者是要靠工分吃饭的,头条的工分标准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以打工心态来看的话,每天都是为挣工分而苦恼,每天都是为自己写的新闻到底是上头条、看点还是编栏而苦恼。但是作为记者来说,我首先要有一种使命感,这是非常重要的。我记得在年的时候,四川资阳发生了一种怪病,全国几十家媒体去采访,包括凤凰卫视。我作为《重庆晚报》的记者去采访,我知道如果想要得到有价值的新闻,必须进入病房隔离区才能得到最佳的新闻报道。但是当时风传,只要你感染了这个病毒,甚至是呼吸了空气,或者是蚊子叮咬你一口,渐渐就会身体变黑,直至死亡,而且大概有几例还是十几例都是这样不明原因地死亡了。在这样的情况下,绝大部分记者不敢冒死进去,而我在想,我应该冲到新闻的第一线,我必须要有这样的使命感,把病房里面的真实情况报道出来。所以我就冒充病人的家属,混进了隔离区,后面就有了我们《重庆晚报》整版的新闻报道,“直击四川怪病传染隔离区”。最后新浪网为我制作了专题,凤凰卫视也不联线自己的记者了,直接来联线我。这让我有了使命感,从自己完全非科班出身的普通记者,成为《重庆晚报》第一个首席记者。这种价值在我后来的创业过程当中得到了丰盛的回报。我为什么要创业?我实际上不太主张现在的这种做法:大学二年级、三年级的学生就去拉一个团队,然后把所有的身家性命,把所有的饭钱压上去创业了。我选择创业的第一个原因是,我从年开始工作,到年已经做了13年的准备。在年新媒体浪潮下,我想尝试看一看新媒体为什么能够颠覆传统媒体,所以我做了很多的尝试。最后我想到用猪八戒网这样一种方式去验证和见证这个新媒体浪潮,见证互联网是如何对我们的工作、生活发生改变。所以我开始了我的创业。13年的准备,从我最开始小学教师,到做记者,到最终创办网站,表面上看是跨度非常大的角色转换,但是实际上在10多年的人生道路上,“我积淀了太多的东西,才促成我走到今天”。“创业真的不是人干的事”如果时光倒流的话,我会不会选择创业?我经常在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前面讲了,我实际上不太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因为“创业真的是一件非常非常系统的事情”。如果早知道创业不仅仅是做好产品就行,做好服务就行,它还要涉及到和IDG这样绝顶聪明的投资人打交道,还要看得懂账本,听得懂技术语言的话,我是不会选择创业的。“我觉得创业真的不是人干的事情”。我和大家说,即使要创业的话,也一定不要做猪八戒这样的平台,我在年开始做的时候,是无知者无畏,不知道到底什么是平台模式,什么是中介模式,脑子里面没有那么多的概念。所以做成了一个这样的网站平台,要聚合起买方和卖方,但到底应该是重点发展买方,还是先去发展卖方呢?鸡生蛋、蛋生鸡,我纠结到今天还仍然不得要领。如果要创业的话我不建议做平台,即使要做平台的话也不要做综合交易平台,因为这个涉及到文案写作、平面设计、建筑工程、网站开发,这些听起来都是服务,但是实际上各种服务之间都是不同的,是跨度非常大的几个行业。我们要把它用一种模式、一个平台做起来,真的是一件非常非常难的事情。“千万不要孤胆创业,一定要拉上团队”到底是创业还是不创业?我的第一个建议是,“千万不要孤胆创业,你一定要拉上团队,千万不要迷信创业者就是英雄”,因为别人有自己的时代背景,有自己的阅历、经历,很难去复制的。即便创业的话,也可以先在别人的平台上面创业,有一种创业角色叫职业经理人,有一种回报叫期权,我看到身边很多绝顶聪明人,他们做职业经理人,他们的回报和创业的平台一起成长,最终获得了非常大的发展。他们最终也实现了自己财务的自由、人生的自由,这实际上也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千万不要相信别人说,我的成功可以复制,实际上,成功不是靠复印机打印出来的。“切入的角度一定要比绣花针还细”我对青年人的建议是,“切入的角度一定要比绣花针还细,而且要小心你自己成为公司发展的瓶颈”。创业角度怎么比绣花针还细?比如我们,进入的是一个服务的交易市场,这个市场天宽海阔,这个是必须的,如果没有天宽海阔的市场份额、市场潜力,IDG是看不上你的,所有的VC都不会看中你的项目。但是你如果进入的是一个大市场,你就得有整个系统,一个大的战略布局,如果从一开始就做得很庞大的话,你会死得很难看。所以创业角度一定要比绣花针还细。最开始我们有创意服务、商务服务、生活服务,还有装修,甚至还有更多其它各种类型,所谓的第三产业,这个应该说是空间非常大的。但我们首先切一刀,把生活服务切出去了,我们认为这个领域不太适合用众包的方式来做。剩下的我们把装修切出去,我们认为它太重,-年来做的话,也是很难去做的,虽然现在欧洲这种概念很盛行,但是在当初,用互联网的方式去做的话,还是很有挑战的一件事情。商务服务的话,我们认为也是很重的。接下来剩下创意服务,创意服务我们再去进行细分,发现未来几千万家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个体工商户,都有从小做大的过程,在做大的过程当中,他们都需要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建立自己的品牌识别符号、VI系统。我们认为平面的标志设计,可能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切入点。所以说虽然最开始我们梦想做一个综合的服务交易平台,但是这样几刀砍下去之后,最终选择了标识设计作为切入点,来进入到这个行业。最开始标识设计业务占我们整个平台的70-80%以上,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它的绝对值还在逐渐的加大,但是它的份额逐渐降到30%左右。“创始人可能会成为公司发展的瓶颈”我另外一个观点是,创始人可能会成为公司发展的瓶颈。应该说从年创办猪八戒网的时候,我觉得我和我的团队都是一种无知者无畏的方式去进入到这个行业,但是进去之后我们才发现,“公司的每一步成长真的是非常受制于这个团队自身,它是否能够随着公司的发展去逐渐的成长”。而且创业这件事情本质上来说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的人,你一定要不断地去跨越自己的台阶,去突破自己的瓶颈。所以说,它和创始人,或者是创业团队自身的成长有非常大的关系,很多时候创业公司最大的竞争对手不是你所谓的竞品、对手,是能否突破自己的瓶颈。我去中欧读EMBA,也是希望能够扩充自己的视野,然后去突破自己的瓶颈。“再伟大的创业也不过是一桩生意”我这几年一路摸爬滚打下来,觉得有这样几句我自己归纳的话:第一句话,“再伟大的创业也不过是一桩生意”,尤其是像我这种做记者转型过来的人,天生就有一种使命感,有一种神圣感、理想化,这种情怀是很多创业者都有的。在这样的精神状态下,我们很容易就会陷入到,自认为自己做的是伟大的事儿,短期内不需要赚钱,未来有赚不完的钱,觉得我做的这件事情是改变人类社会生存现状的事情,这样一种过于神圣化、理想化的怪圈里面。我们还是要认清楚创业的本质,你本身就是在创办一家公司,在经营一门生意,还是要把它认清楚,你才能够脚踏实地。“再伟大的生意,也无非是收入减支出等于利润”。我认为长远的投资必须是把钱花得出去,而且这个钱还能够回来。“不要认为长着翅膀的就是‘天使’”那么为什么要融资?每个阶段需求不一样,很多人都简单地认为,投资人就是人少钱多的,实际上不仅仅是如此,它更多的是创业的教练,它是我们的心理咨询师,它是守住我们人性底线的监督者。你会在创业过程当中遇到很多的投资人,包括天使,VC/PE,天使投资我们是见得最多的,“一定要注意,不要认为长着翅膀的是天使,也有可能就是鸟人,对于一上来就要控股的、一定要盈利的投资者,要坚决的拒绝”。找投资就像谈恋爱一样,寻找天使之前也要像婚检一样,了解清楚他的情况是不是符合你未来的发展。“‘源创新’是非常重要的思维”现在大家都讲互联网思维,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总结是:根据我们的经验,“源创新是非常重要的思维”,在过去大家总是讲产品如何如何的改进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这是陷入一个怪圈,就是说产品的钻研永远没有一个穷尽。“源创新是去研究我们的客户还需要什么,我就去整合什么”。比如说我们的猪八戒,过去每天有单标志的设计,我在想这些标志设计的客户到底还需要什么,他需要商标,然后我们就去整合商标知识产权代理的机构来为我们的客户服务,结果,我原来只有一天只有单标志的设计,我仅仅收佣金,一个月只收万,但是整合了商标注册这个业务,我们仅仅一个月额外增加了万。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互联网的思维。“创业要善于借助别人的平台”另外创业要善于借助别人的平台。现在创业非常的难,各种问题,尤其是没有定单,没有客户,没有市场,活不出三年这个魔咒,实际上是各大公司要面对的,我们建立一个虚拟服务的产业园,能够解决你在初创阶段所面临的一切问题,更重要的是,在猪八戒网上,每天有源源不断的客户、定单和收入,它能够让你打破活不过三年的魔咒。2超六成“90后”择业看重软福利创业集中在互联网项目年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再创新高,达到万人。这一年,95后毕业生纷纷步入职场,他们“年轻”“有想法”却又“自我”“任性”,成为不可忽视的职场新力量。QQ浏览器日前发布的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的大数据报告“95后迷之就业观”指出,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52%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在找工作的道路上奋战到底,而48%的毕业生“不就业”。新环境下,95后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更加灵活,就业观念发生较大改变。在“不就业”的95后中,有近四分之一选择继续学习,有16%的人向往出国留学。除了读书,有超过15%的人向往创业当老板。该调查显示,对于经济基础薄弱的95后来说,能够接受的创业成本在1万~5万元间。且95后的创业目光主要锁定海淘、O2O、自媒体等新兴互联网创业项目,也有越来越多的95后用学到的知识反哺家乡,探索农业创业。另外,北京、深圳、广州的毕业生对互联网创业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xiadaobaoa.com/hxdbjj/139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