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说看完「亨利五世」散场的时候,我跟旁边女朋友说:完蛋了,我要爱上国王了!我迫不及待地,站在瑟瑟寒风中颤抖着手指末头给另外两个资深戏粉发消息,让她们赶紧在周末去看看这出戏。「十二个人」之后,好久没在上话看到如此爷们味十足的戏码了。
24K,纯的,英雄的荷尔蒙扑面而来!
英国导演水准放在那里没跑的?
古典主义男性,迷死人喜欢一部戏的过程,像挑选一个男朋友。表面上,吸引人的似乎是形而下的东西,比方说演员、角色、台词,甚至场景调度和灯光;但事实上,能真正让你动心的,都是形而上的东西,是无法言说的气质。
恰到好处,不多不少,与你达到了合拍的共振频率。
无论是编剧对人性的透彻理解,还是导演对剧本的翻译和表达,都如此对你胃口,就好像自己憋了很久的一句话,突然被他说了出来,一拍大腿“就该是这样”的内心欣喜。
「亨利五世」就有这样一个,男朋友般合徐老师心意的导演欧文?霍斯利(OwenHorsley)
这位肌肉小帅哥出自英国莎剧权威,皇家莎士比亚剧团,3月份的时候曾带着RSC的英文版「亨利四世」「亨利五世」来上海,之后继续和上话合作编排全新的中文版「亨利五世」。
老手一出马,便知有没有。
中文版「亨利五世」从舞台装置,到调度,都有一种熟稔的感觉。
看戏的时候,时不时有错觉自己是坐在伦敦某个剧场,现场正在拍摄NTLIVE。
第一幕开始,徐老师小心脏就蹦蹦跳。
哎哟喂,传说中的英伦战神亨利五世,亮相姿势Blingbling起评分满分~
舞台中央一个蓝光照射的玻璃魔方,扮演亨利五世的兰海蒙在里面没!穿!上!衣!做困兽斗。
此时的亨利五世刚刚从父亲亨利四十手中接过王位。
从前他只知道跟福斯塔夫在酒馆里浪荡撩妹,并没有想过继承王位。
如今,加诸于国王身上的职责让亨利五世困惑——
每天尽心尽力,结果被这个算计被那个怼,臣民恨他,贵族为了一点金子就能杀他灭口,他干嘛要当国王?
纠结哟,被身边人的背叛哟,看得徐老师好揪心。
正当亨利五世犹豫是否开战时,法国太子派使者送来了象征玩乐的网球,彻底燃起了小战神的熊熊怒火。
第一幕60分钟,中场休息,然后下半场。
象征宫殿的玻璃盒子,在幕间被工人一面墙一面墙拆掉,预示着亨利五世心灵的桎梏也被冲破,他乘风破浪带着军队来到法国。
下半场「亨利五世」,围绕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阿库金战役。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和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战争的残酷与绝望,士兵心中隐忍不发的怒火,身边溅血的死亡,在莎士比亚一支笔下充满了张力和宿命感。
乱世当出英雄啊!
「亨利五世」看的就是国王被傲慢的法国人逼入绝境,破釜沉舟之中发表战斗前殊死一搏的演讲:
“害怕与我们同死的人,不配和我们一起死!……”(sorry,后面太长我记不住了)
荷尔蒙飞溅一脸,徐老师当场被催出泪!
古希腊式完美的雄性,宁可站着死不肯躺着亡的纯爷们,这样的男人才配叫英雄!
感性之后,说说「亨利五世」这出戏打动我的几个硬货:
1,改编老少咸宜
导演改编的手法现代感十足。
「亨利五世」是英国人的传统戏,严肃、沉闷、叨逼叨一只鼎。
欧文?霍斯利导演将舞台布景简化、服装简化,节奏也更现代化。其手法让我想起了NTLIVE的「奥赛罗」,把君主的故事植入军队,更贴近观众的时代。
我看的这场,周围有男有女有老人也有十几岁的小孩,中途都无人退场,就连孩子在后半程紧张的战役时都消停了扭来扭去,非常投入。
2,翻译活泼亲近
莎士比亚本身的文笔,极富煽动力。
明明只是铺满煤灰的舞台,十几个穿着背心的演员,但大段描绘的台词,却仿佛将法国阿库金的泥泞战场,疲惫的英国士兵和骄傲放纵的法国王子,移时缩地放进整个剧场。
英语版「空王冠」抖森演出的「亨利五世」,(我抖森气质两米八
但拗口又倒装的古英语,大段大段演讲,妈呀,我要回去重背字典。
上话中文版的「亨利五世」,在翻译上为了照顾观众,做了不少白话和浅化的改动,听起来不那么费力。
但是,有些小细节,又保留了莎士比亚环球剧院古朴的趣味。
演员们动不动就出来鼓励观众对着空气想
“诸位看官,想象我们穿越了英吉利海峡”
“想象我们在硝烟弥漫的战场”。
有观众抱怨这个戏全程空对空叨逼叨,啊哈哈,那不是莎士比亚当年草棚子演戏的特色之一么?
3,演员有气场
导演对演员调教,肉眼可见。
徐老师看过今年那么多戏,「亨利五世」的演员在整体协调性上做得最好,简而言之,有一股凝结的精气。
据说,导演在训练上一直强调“集体”。全员高度集中,让舞台的气场凝而不散。
坐在观众席的你我,能感受到演员之间产生的化学反应,能相信空无一物的舞台,正在发生生死厮杀。
哎,话剧和电影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电影是死的,而话剧是活的。
今天写到这里,
我去看「神奇动物在哪里」了
周末愉快,民那
本文部分图片内容来自网络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申江服务导报社
转载文章请联系后台授权
看戏去我们做真诚的精神福利号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最好广西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