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家中的阳台上

他叫郭忠明,年近七十,对科学发明,有着近乎偏执的热爱

为此,王章郁说,如果能拿出这些实在的东西,而且得到验证的,总会被科学界认可(海峡导报记者 吴鹏波 李贵荣 文/图)

他说,只要政府同意他的实验,他可以自掏腰包,只要用15年的时间,生态养殖厂就能“生钱”,到时候,政府治污就转变成企业治污的模式,造福龙岩百姓

老郭称,他的这些意见,不是“空谈”,是他从网上下载了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于2011年7月出台的《筼筜湖流域综合整治工程方案设计》全文,并研读了数个月后,才提出的

值得鼓励,但必须“务实”

老郭最早的治污目标,是厦门的筼筜湖2014年,他给当时的厦门市主要领海峡导报网导写了一封信,提出筼筜湖治理的“五条意见”

老郭说,其实从年轻时候,他就爱琢磨他的第一个发明,就是改造了一辆有活动车轴的手推车那时候,他利用这部手推车做搬运,用一天赚别人一个月的工资此后,老郭不断发明了一些小东西,像前面两个轮,后面一个轮的怪异三轮车

采访中,导报记者发现,其实老郭这位“民科”,并不完全是空想者,也是一个实干家

对于“民科”,向来褒贬不一该如何正确看待这群科学爱好者?昨天,四川大学高分子研究所博士、科研工作者王章郁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每个人对于大自然都有好奇,其探索未知的世界、追求真理的精神,是值得肯定、鼓励的

他的治污&l海峡导报电子版dquo;理念”:“烧钱”污水厂变“生钱”养殖厂

老郭说,厦门方面的专家对其提出的意见很赞许,但认为不够成熟,最后没有采用

老郭的治污理念,其实最重要的来源,还是他的造房经验

他还告诉导报记者,他要建世界上最宜居的房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不惜卖掉龙岩多套房产,带着钱去寻找愿意为他投资的“伯乐”

在龙岩市新罗区,也有这样一人

专家说法

不过,王章郁说,科学不是口头空谈理论,是非常务实的,需要严谨的推理,大量的验证,真实数据的证明

如今,老郭有了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投入科研为了科研,老郭甚至称,即使变卖房产,也心甘情愿但家人并不同意,妻子甚漳州海峡导报电子版至称,实在管不了,变卖房产就卖吧,但只能卖属于老郭的部分对此,老郭看得很开,称有些人搞科研可以付出生命,家庭矛盾算得了什么“自己还不老,至少可以干到99岁”老郭说,他还想出去走走,带着自己的科学真知,寻找愿意为他投资的“伯乐”,实现一辈子的科研梦

正是这次成功的造房经验,加上最近的治污“理念”,让老郭对自己充满信心他说,他要建造世界上最宜居的房子,所有的垃圾,足不出户都可以消灭干净

老郭称,他的这栋楼房可算是“世界第一”,比框架建筑还结实、安全他不过是利用了修建铁轨的原理,让房子始终保持“动态”模式&ld厦门海峡导报登报quo;地震来了,可像不倒翁一样”老郭说,房子矗立了19年,没出现任何问题不过,老郭的这栋房子,没能等来专家的“验证”,几年前,被政府征拆迁拆除了

他的未来“梦想”:变卖房产也要继续科研梦

厦门不能施展手脚,老郭又把目光转回老家龙岩这个春节,老郭多次来到龙岩铁山污水处理厂

上个世纪90年代,老郭曾用自创的“编织法”,在龙岩盖起了一栋占地400多平方米、9层高的楼房老郭说,这栋房子不用打地基,只要先在地里挖沟,把粗钢筋加工成细钢筋,编织网架起几十根,再立上10根水泥柱,然后像蜘蛛挂丝、燕子衔泥,就可以建成“不倒翁”楼房

他的造房&ldq海峡导报订报电话uo;实践”:要造世界上最宜居的房子

在他家中的阳台上,摆放着老郭各式各样的“武器”老郭说,就是在这个几平方米的阳台上,他用这些工具自己创造,在科学的世界里遨游

近期,“引力波”风靡网络,刷爆微信朋友圈,引发了大家对“民科”这个群体的高度关注

老郭说,他将在污水处理厂的上空间,建设样板房,里面安装上自己发明的智能泵和风动马桶等设备,这样就能从有机污水中,提取生态养殖的原料,然后变废为宝,在附近饲养石蛙、蚯蚓等,进行生态养殖

老郭的老本行是建筑工人,学历不高,高中毕业大学的物理和其他知识,都是通过自学掌握的

他说,他曾用自创的&ldquo海峡导报电子版在线;编织法”盖起了能“移动”的房子;还写过信给厦门市领导,提出治理筼筜湖的“五条意见”最近,老郭又提出,以他的建筑理念,在龙岩铁山污水处理厂的上空间,建一个微型污水处理厂,就能让“烧钱”的污水处理厂变成“生钱”的生态养殖厂


中科白殿疯医院讲述并发症
白癜风保养方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fzxqc.com/hxdbfz/4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