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1周年
亲历日机轰炸漳州见证日军残暴罪行
▲陈永加和范亚惠夫妇
▲吴雪如今年已88岁了
再过几天,就是抗战胜利纪念日。今天本报特编发一组有关抗战的报道,其中有多位耄耋老人,回忆日机轰炸漳州的情景,也有抗战老兵亲身讲述他的抗战故事。记住历史是为了让我们拥有忧患意识,不让历史重演;学会在历史中透视未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抗日战争期间,漳州屡遭日本飞机轰炸,大量人员死伤,许多无辜百姓心中留下永久的痛。
近日,导报记者采访了当年日机轰炸漳州时的多位亲历者,他们有的险些在轰炸中丧命,有的目睹亲人被炸死。如今,他们已是八九十岁的老人,但说起日军的暴行,依然悲痛、愤恨不已。
我与死神擦肩而过
回忆者:吴雪如年龄:88岁
我是年出生,原住新华西路,在中山公园西门的天主堂对面。抗战时期,为躲避日本飞机轰炸,龙溪中学内迁到长泰县岩溪镇,父亲是龙溪中学校医,全家都跟随他去。那年我在岩溪读小学五年级,有一天从市区的家里准备去岩溪,正要出门,突然防空警报响起,我只能跑到天主堂躲避,祈求神的保佑。
我跑进大门,经过旁边的钟楼,来到一间会议室,与另外5人躲在桌子下。日本飞机很快就在天主堂前后各投下1枚炸弹,其中1枚落在会议室墙外,地面炸出一个大坑,墙也炸了一个小坑,有一个人被弹片击中肚子,当场死亡,地上墙上溅着鲜血与肉块。我们虽然没被炸到,但看了眼前那死者的惨状,都惊恐万分,我的腿发软,几乎站不稳。另一枚炸弹落在天主堂后面,也炸死了人。
日机投放鼠疫病菌差点丧命
回忆者:陈永加年龄:88岁
我是年出生,原住在大岸顶五间头2号,我家过去一点是进德女中,也就是现在的漳州三中。抗日战争时,日本飞机常来轰炸漳州,听到防空警报响,大家就赶紧找地方躲避。一次,我正在进德女中前面玩,见日本飞机朝我这边来,就急忙躲进农田里,趴在菜畦沟。
飞机飞到进德女中上空,投下几枚炸弹,炸中宿舍楼。飞机飞走后,我跑进学校一看,只见三层楼顶被炸出个洞,三楼楼板也被击破,里面的桌椅被炸碎了。
日本飞机也投放鼠疫病菌,造成很多人死亡,我也差点因此丧命。我被感染了鼠疫,脖子右侧肿了一大块,一直发热。好在当时有个医生天天来给我打针,让我吃药,我才得以死里逃生。而我祖父及一个从厦门逃难住到我家的17岁女孩,却都因为得鼠疫不治身亡。
而陈永加的妻子范亚惠,也回忆说:“8岁时,我在崇正小学读书(现在的芗城实验小学),一次放学后要回厦门路的家,快走到龙眼营时,日本飞机就来了,在龙眼营投下炸弹,我是躲到路边的鸡笼里,才捡回一条命的。”
被日机炸死的尸体摆了一长排
回忆者:李石步年龄:84岁
我是年出生,原住南太武14号,现在改为19号,就是在南太武佛祖庙的旁边。那时日机来之前,八卦楼上四个角的防空警报就会响起来。听到警报声,大家就找地方躲。我当时也害怕被日机炸死,但胆子还较大,飞机飞走后,都会跑去看。
一次我家附近的一家烧灰窑被炸。那天来了几架日本飞机,在烧灰窑附近投下4枚小炸弹,幸好没有炸到人。另一枚1米左右长的大炸弹落在巷子口的福元园门口,炸弹扎在地面,所幸没有爆炸。最严重的一次是在东闸口大榕树下的河沟,当时有几十个人正在清河沟,突然日本飞机飞来,投下的炸弹落在河沟中,当场炸死十多人,炸伤多人。飞机飞走后,我跑去看,尸体已经被抬上来,血肉模糊,有的没了头,有的断了手脚,惨不忍睹。那些尸体都摆在八卦楼前,上面盖上草席,让亲属来认领。当亲人认出尸体是自己的亲人时,都悲痛不已,哭声不断,实在令人伤心。
导报记者沈华铃通讯员郑德鸿文/图
本文发表于《海峡导报》年8月31日第18版闽西南·联播
关于重发《亲历日机轰炸漳州见证日军残暴罪行》的说明
年9月3日,是中国第二个法定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也是首个决定放假的抗战胜利纪念日。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不忘历史,我从年8月7日到8月31日,连续24天,采访了抗日战争期间日本飞机轰炸漳州的几十名幸存者及知情者,写下了27篇报道。以平均每天一篇多稿的进度,可说是新闻采访报道的极限,是我从来没有过的。
这是一个极具挑战的采访。因为之前所有媒体均未报道过,而且有关文史资料极度欠缺,甚至是误写。作为历史写实,文章必须经得起历史的考验,每一个细节都相当重要,不可以想象代替真实。这些亲历者年龄都在80岁以上,记忆力会消退,况且事情过去70多年了,是否能够完整地述说,实在是一大问题。而且这些亲历者均已年老,如果不赶快作抢救性采访,随着这些老人的离世,这些历史将永远埋没。
这些文章在《漳州广播电视》报《抗战胜利70周年特刊把鬼子赶出去》专题发表12篇,同时在中新社、《闽南日报》、《海峡导报》、漳州人民广播电台、漳州头条等媒体发表,并在我的个人治疗白癜风多少钱福州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fzxqc.com/hxdbfz/1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