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与公益同行,感动与公益同在
闲茶淡饭后…
门前的自行车站点建好了大半年,自行车怎不见一辆来?
老人公园门口倒地,退休护士对口施救。
喜鹊喳喳叫,扰了老人眠。
老人仍健在,要开健在证。
社区清洁楼,遭垃圾“围城”。
公共停车位,商铺划线变“自留地”。
……
这些“自家门口这点事”,是不是很鲜活、实用、有趣?
是不是容易成为我们泡茶、吃饭时的谈资?
这些社区新闻多了,社区就显得特有人情味。
昨日下午在湖里区殿前街道办,海峡导报副总编吴建忠分享了他所理解的社区报道,以及如何通过策划让社区报道更出彩。殿前街道辖区数十名社区工作者、公益组织从业者到场聆听。
吴建忠认为…许多社区报道都是“通稿式”的报道,没有消息来源,见事不见人,这种稿件在媒体上很难发表,其实不妨推出社区新闻发言人,由熟悉社区事务的街道办领导或居委会负责人来担任,由发言人作为消息来源,写出来的报道就会更加真实可信,并有一定权威性。
近年随着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发展空间受到严重挤压,媒体下沉到社区以扩展空间,成了一个新的动向。
上海已有多个街道创办了《社区报》,厦门也有媒体与街道合办社区版的尝试,而更多媒体增加了社区新闻的比例,这给社区报道带来了难得机遇。
吴建忠认为…在这机遇面前,无论是街道办还是社区居委会,要有新闻策划意识,围绕社区特点打造社区品牌,善用媒体专业力量合办社区报,或者时刻睁开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有线索及时向媒体通报,抓住亮点,进行创意营销。
(⊙o⊙)创意,指的是要善于提炼新闻点,给一件事情、一个人物提炼出新意来;
营销,指围绕这个新闻点,进行报道节奏的把握,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站、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xiadaobaoa.com/hxdbfz/14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