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江夏堂厦门黄氏祠堂江夏堂末代武

环孢素胶囊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140104/4322087.html

点击↓↓↓"阅读原文"   厦门海关年迁址,1年后南安武状元黄培松在那儿兴建江夏黄氏宗祠。   “黄培松选择旧海关地建祠堂也是有两大前提的,虽然他是皇帝钦点的武状元但建祠堂也非一帆风顺的。”黄千忠说。   当时的海关归户部衙管辖,又因闽海关所在地为黄姓族人的聚集地,一度闽海关被称为“户部黄”。厦门的文史专家郭坤聪老人也证实了这点,早年今老虎城一带人多姓黄。光绪六年(年),黄培松荣中庚辰科武科殿试第一甲第一名,钦点状元及第,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钦赐建状元府和江夏黄氏宗祠各一座。宗祠依制应建在状元祖籍地泉永海防兵备道辖区内,但道辕建在厦门,由此产生了道府的泉厦之争,宗祠日久未能定址。

  黄千忠老人说,那时,厦门作为清朝华侨进出国的中心港及其过渡台湾的出发点,华侨出洋归国前后都要在厦门找一个歇脚点,以便办理手续等待船期,避开“出洋问讯处”和“保商局”的盘剥。海外黄氏宗亲一致认为,若在厦门设立一个江夏堂,可以实现上述目的,并及时把各侨居国的情况反映到国内。因为,海外黄氏宗亲一致敦请黄培松将钦赐的江夏堂建在厦门作为总堂,黄培松欣然答应。恰逢当时海关迁址,于是黄氏宗族人便出面赎回闽海关地皮,由多位黄氏宗亲共同出资,于年开始兴建江夏堂,由于工程浩大,8年后才竣工。竣工后,在新加坡的《振南报》上专门刊登了题为《厦门江夏堂黄氏大宗祠落成广告》的广告,告知海外黄姓人士。

  黄千忠研究黄氏族谱数十年,他说黄氏族人素有漂洋过海,拓殖他乡的传统,而当时相当一批黄氏族人是从厦门这个口岸出发的,厦门的江夏堂在很多海外黄姓人士的观念里就是“家”。近年来,江夏堂虽然是危房了,但仍是海外黄氏华人寻根问祖的宝地。

黄氏祖先像

厦门大姓

黄姓是中国的大姓之一,在现有的统计中,黄姓人口在全国各姓人口中排第七位,是厦门三大姓氏之一。

黄氏家族在厦门颇具影响力。比如黄奕住,这个名字,在厦门响当当,他是印尼著名的爱国华侨企业家和社会活动家。年轻时,他就出外谋生闯世界,直到年结束侨居印尼35年的生活及事业,返回厦门鼓浪屿定居。回厦后,他先后创办银行、建厦门市自来水公司、厦门电话公司,还积极从事厦门、鼓浪屿的房屋及市政建设。

还有黄仲训,“房地产大王”,他经营的房地产业遍布越、法、英、美、港、台等地,在厦门建造一座“瞰青别墅”及50多座楼房,还花费近百万元筑堤填海,称为“黄家渡”。在鼓浪屿,黄仲训也建有五六十幢房屋。

寻根访祖,推动黄氏大家族兴旺发展、与时俱进并继续发扬光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xiadaobaoa.com/hxdbfz/146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